宜昌边边(159)

宜昌边边(159)

        △借用照片示意

        一五九、抓壮。丁(上)

        八年抗战期间,国统区到底有多少壮。丁被征召入伍呢?曾经是蒋。介。石的侍从室组长唐纵在1942年9月5ri的ri记中记载:”据兵役署报告,自抗战以至现在,共征兵1090余万名。”据蒋。介。石之子蒋纬国编著的《国民革。命战史抗ri御侮》中显示,抗战八年,总共征募壮。丁13558493名,这其中还不算那些自愿入伍的热血青年和国。军部队后来在沦陷区和游。击区招募的士兵。何应钦所著的《八年抗战之经过》中《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和《抗战期中各省壮。丁配额统计表》的统计数据和蒋纬国也差不多:抗战八年全国各省实际征送壮。丁为14050521名。

        时任川西师管区司令的huang占chun在《我亲历的”征兵”祸民种种》中回忆说:

        --抽签名义上公开进行,中签的壮。丁也出榜公布,实际上是否中签完全为县、区、乡、保长把持操。纵,只要肯出钱贿。赂,中签可以变成不中签;没有钱贿。赂,独子也会成为中签壮。丁。当时在嘉峨师管区,区、乡、保长勒索的价码,视被勒索者家庭经济情况决定。比较富裕的人家,勒索五万至五十万法币不等,差一些的也要勒收二三万法币(这是1944年至1945年的情况,当时一两huang金约值法币五万元)。……中签的人,除了要贿。赂区、乡、保长不”估拉”自己当新兵之外,经济情况比较好的,还得准备再出一笔钱买壮。丁去ding替自己应征人伍。

        所以当时的四川民谣说的是:”生了儿子是老蒋的,有了银子是保长的”。

        军队更是变本加厉。当时的泸州师管区副司令赵矶在《曝光军政部兵役署黑幕》记录了这样的交换:

        --壮。丁到了补充部队后,等待开赴前方,壮。丁家属急如星火地想把自己的子弟long回来,就设法与接兵人员疏通,找兵贩子去换人ding替,五至十块银元换一个,是当时的普遍行情。1942年底,我在四川南充接收独立运输第三十五团壮。丁,共计二千一百六十名。冒名ding替、买卖交换之风席卷而来,我也顺风由军需出面,照例以五至十元调换一名壮。丁,见款换人,随到随换。就这样从接收壮。丁到开拔的那天止,仅五个月的时间,就交换了八百名之多,净得银元七千多块。临行时,地方上还设宴为我送行,赠送锦旗。

        将各地的壮。丁如何送往前线或者后方也很有讲究。据李昭良回忆:

        --1940年冬,我调到河南淮项师管区任代理司令……水银是ri本制造军。火zui紧缺的物资,须到重庆去贩取,国。民。党政。府当时也是禁止水银出口的。但是如果用某些沦陷区的货物到重庆去换,却可以得到水银。为了得到水银,我们设法请求把壮。丁送到重庆去交,这样由河南送兵到重庆就可以利。用壮。丁挑运一些物资到重庆去换水银,换回的水银再由送兵gan部带回河南……经常是以新兵50%的死亡率换来一点水银卖给ri本人。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