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111)

悠悠大公桥(111)

        ▲街头小贩

        都说“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可是长年累月、不是隔三岔五就是天天都不得不这样做一次,一般人还是做不到的,所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只有一个,而且还只能出现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也难怪连人民领袖也会发感慨:“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杨文华如果是提篮小卖常常会在大公路一带的码头上晃悠就是一整天,午饭就是两个苞谷粑粑,吃下去还是很能充饥的。可是自从路过那个大眼睛小女孩的家,总是会有第六感如影随形的出现,有时候他想提醒自己记得爷爷的话:“自个屁股流鲜血,哪管别人生痔疮。”他也知道这就是小学老师所说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小女孩的大眼睛就会始终在他眼前晃悠,不得不又强迫自己走回去,把一个苞谷粑粑塞在她的小手里。

        就这样,只要在杨文华去卖苞谷粑粑的时候,几乎每一天他的口粮就会被他和那个大眼睛小女孩分享。自己的肚子在快到傍晚的时候还是会饿得咕咕叫,可是想着他爷爷所说的“积善之家常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知道自己是在做善事,就知道积善之人才能功德无量。可是有一天,在把一个苞谷粑粑塞进小女孩手里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责怪了一句:“你又不是哑巴,连声谢谢都不会说吗?”

        那小女孩的声音很好听:“我为什么要说?”

        他有些急了:“你吃了一个,我就得少吃一个!”

        “我是你的小媳妇啊!”小女孩理直气壮、语破天惊地说着:“你不就得养着我吗?”

        杨文华有些懵:“谁说你是我小媳妇?”

        她咬了一口苞谷粑粑,回答得很清晰:“我阿姨说的!她说这世上没有什么好心人,做好事肯定是有企图的。你把自己的午饭给我吃,不是想让我长大了当你的媳妇,难道还想让我到你家当佣人?”

        杨文华突然发现自己根本说不过这个伶牙俐齿的小女孩。张口结舌了半天也没说出话来,摇摇头,扭头就走,却被那小女孩一把抓住,直接拉进了门,藏在了门后挂着蓑衣的几块船板后面。

        他更加有些懵:“你这是……”

        “嘘!”小女孩用小手捂住了杨文华的嘴,小声在说:“别出声,我阿姨回来了!”

        杨文华知道小女孩口里的“阿姨”就是这间小木屋的那个重操旧业的女人。就看见先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急吼吼的进门,然后才是那个女人。没等那个女人反身插上门闩,那男人就已经把女人搂进怀里上下其手。女人在咯咯的笑着,娇声娇气的说着:“刘五爷,急什么急?把衣服撕破了,还得赔人家一件新的!”

        过去宜昌的木屋要么窗户很小,要么索性没有窗户,采光要么敞开门,要么靠房顶的几片亮瓦,就自然而然的房间光线暗淡。杨文华就看见那男人不由分说就一把将女人抱起,扔到床上,女人放肆地叫了一声:“人家床上没铺稻草,疼死了!”

        男人没理睬她,只是像一座山似的压了下去。

        过了很多年,杨文华还记得自己在那个小女孩的木屋里所上的人生第一节活灵活现的人体生理课。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