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199)

悠悠大公桥(199)

        ▲江轮靠岸

        也就在这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省厅批准了市局的行动计划,准备付诸实施的时候,一条“长江”民众”轮失火,部分邮袋被烧毁”的消息如同一桶冰水从头顶倾泻而下,差点使得市局专案组的全体干警凉透了心:因为赵福兴以及黄世荣的舅父和兄弟给黄世荣的回信就在那艘船的邮袋里!

        “民众轮”是那位被称作“开创了新一代长江船型”的船舶设计家张文治(公元1906-1984年)设计,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的一艘大型客轮。

        资料中介绍:“1952年在他主持下设计了1200马力单流蒸汽机和3000平方英尺热面积自动加热锅炉。以后均装于长江航务局1954年造的新货船和拖轮上。1953年负责设计“民众”、“大众”客货轮。又代长江航务局设计“人民一号”千吨货轮及2001号、2002号二千马力拖轮及各种铁驳。至1954年底,以上各轮先后完成。改变了多年来长江8马力拖1吨货为2马力拖1吨货的局面。”

        在旧报刊上翻到了“民众轮”举行试航的相关报道。由江南造船厂承造的一艘航行长江的新型大客轮“民众轮”已经全部建造完成,(1954年)九月五日上午举行试航,九月六日下午开始作第一次航行。

        报道中介绍:“民众轮”是公私合营民生轮船公司为了满足长江,特别是长江上、中游的客运任务的需要而委托江南厂建造的;设备上贯彻着安全、舒适和大众化的方针。全船有九百四十二个铺位,硬席七二六个,软席一七二个,特等舱四十四个。

        每一位旅客都有固定的舒适的铺位;在每间两个铺位的特等舱里,苹果绿的墙壁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床上有弹簧座垫、毛巾被和呢毯。每间四个铺位的软席客舱,也有小桌、椅子、抬燈(台灯)及沙发等设备。在硬席客舱里,也有舒适的褥垫。所有的客舱,都有特别设计的机械通风装置,在门窗关闭时仍可通风,使旅客不觉空气混浊,冬天还可以放送暖气,调节室内温度。

        有报道说:“由民生公司设计(这明显是错误)、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的”民众”轮,是长江上第一艘我国自造的大型客轮,该轮船模型曾参加原东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也许正因为如此,当年的报刊专门辟出一个整版,以“愉快的航行——”民众轮”长江首航记”为题刊登了相关通讯和图片。还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报道:1954年10月24日,由民生轮船公司设计、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的大型川江客货轮船“民众”轮首次驶进重庆港。该轮是当时行驶在长江中上游的最大客轮,一次可载客942人。

        可有些蹊跷的就是,无论是《长江航运史》还是《民生公司大事记》,都没有记载1955年12月从宜昌航行到武汉期间发生的那场失火,不知是不慎着火还是特务破坏,不知当时的火势有多大,用了多长时间才算扑灭。而《宜昌市公安史志资料》中也就只有寥寥几句:“长江”民众”轮失火,烧毁了部分邮袋”。

        也许是要么当时火势不大,没造成很大损失,也就没当回事;要么就是刚下水一年的自行制造的大型客轮竟然会发生火灾,考虑到影响,所以被有意掩盖了。反正在王志敏的《怀念“东方红”轮船》一文中还可以看到:1966年11月25日,长江航运管理局下达文件,长江航运公司所属客货班轮不论大小,一律改为“东方红”加编号命名。就可以看见原“民众”轮被更名为“东方红31号”轮。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