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打“火的”去长春

第(2/2)页

叼着香烟,架着二郎腿,悠闲地坐在司炉的休息坐上,他的旁边,站着石牛和晶晶。

        他们怎么会跑到火车上呢?原来,就在三个小时前,赵尚志和张寿篯带着所有部队,告别萧峰,离开住了几个月的密营,悄悄出发,前往张鼓峰地区。

        他们前脚走后,萧峰也兵分两路,踏上行程。一路六十人,由陈天虎率领,顺原路返回,再次前往安东,届时将搭乘等候在那里的美人鱼号,返回连云港,然后秘密赶往陕西。

        陈天虎一行可以说是身负重任,在这支小部队中,抬着一口跟棺材似的木箱子,里面躺的是用被子包裹的石井四郎。萧峰决心把石井四郎活着送到延安,接受审判。

        除了这口四个人抬着的大箱子,还有自731基地缴获的所有机密文件,大量实物证据:包括几枚毒气弹、两枚陶瓷细菌炸弹,以及一些小巧而关键的实验设备,以及晶晶拍摄的所有胶卷。文件、胶卷和那些实验设备,由特战队员每人在背囊里放一些,分别携带,陶瓷细菌炸弹和毒气弹放在装石井四郎的木箱底的夹层中,所以,石井四郎实际上是躺在自己制作的毒气弹和细菌弹上,这也算天道循环,因果报应吧?

        因为东西太多太重要,而关东军此时又已经展开搜捕,要想平平安安把这些东西带到安东,困难可想而知。所以,萧峰才决定兵分两路,陈天虎带着这些东西,直接赶往安东,自己带着大部队,取道前往新京,也就是长春,他要在那里搞出一点动静。

        他这样做,其实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吸引关东军的注意力,以掩护陈天虎部的行动;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好不容易来趟东北,冰天雪地的吃了不少苦头,总不能就这样悄悄地走了,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轻轻地挥一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萧峰不想带走东北的云彩,他只想带走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的性命,临走也给关东军留个念想,最好在他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刻上“无常”两个血淋淋的大字。

        还有,他在731基地发现大量供六零迫击炮发射的毒气弹,他的特战队装备的,正好是六零迫击炮。所以,他命令士兵每人带了两三枚,一共五百多枚毒气弹。小鬼子好不容易弄出来的宝贝,总得让他们品尝一下滋味,否则,岂不是太遗憾了?而最有资格品尝这东西的,当然非驻扎在长春的关东军总部莫属了。

        更何况,长春还有伪满洲国的皇宫,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住在这里,对于这个爱新觉罗家族的败类,如果有机会,萧峰不介意请他也一同品尝一下他主子搞得毒气弹的味道。

        基于以上的原因,萧峰就把目的地锁定了长春,不过那里现在不叫长春,而被小鬼子改名为新京,荣升为伪满洲国的首都。

        从哈尔滨到长春,直线距离就达三百多公里,如果凭他们的双脚来量,至少也要七八天,才能到达。而这时到处都是查找他们行踪的鬼子,要是他不能赶快弄出一些动静,陈天虎那面将寸步难行,他带的东西太笨重了。

        而要想尽快有所作为,行动速度是最关键的。因此,萧峰毫不犹豫地把部队带到了哈尔滨通长春的铁路边上,在731基地开着火车奔向战场,那种拉风的感觉,让他回味无穷,现在,有此能再试身手的大好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

        他们在铁路边上潜伏了不长时间,就有一列货运列车轰隆轰隆开了过来。那时候的列车,时速最多不超过四十公里,这种速度,对于深受恐怖的特战队员来说,一跃而上根本没什么难度。

        萧峰带着石牛和晶晶上了车头,本来,他以为开火车的会是日本人,那就省事了,直接毙掉,万事大吉。可没想到上车一看,司机和司炉都是中国人,萧峰虽然不齿他们的汉奸资敌行为,但终究念在同胞的份上,没有难为他们,让他们继续开火车,自己就一屁股坐到凳子上。

        司机和司炉不知道这些衣服花花绿绿,脸上抹得像锅底,手持武器,目露凶光的家伙是什么来路,吓得瑟瑟发抖,一句话也不敢说,只管闷头干自己的工作。萧峰却好像没有看到这两个人的害怕表情,不停地东拉西扯,跟他们聊天,期望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也算他本事厉害,跟两人谈了时间不长,两人就不害怕了,对萧峰的问话,有问必答。

        他们这里守着热烘烘的炉膛,体会着什么叫做温暖如春的感觉。后面车厢里的大熊、老鬼、段云鹏他们可就没这么好命了,上车后还打了一仗。

        他们带着特战队员爬上火车,一路搜查,发现在整列的火车中间,竟有一节载人的车厢,里面是押运火车的十几个鬼子。

        大熊、老鬼和段云鹏用步话机联系一下,然后,从守车的两头同时发动攻击,M1911手枪大显神威,把十二个鬼子打成了漏勺。他们把尸体清理一下,扔到两边的载货车厢里,胡乱扔几包货物盖住,就堂而皇之的把守车据为己有,优哉游哉的乘着“火的”,赶往长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