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野马式战斗机

第(1/2)页

进了厂区大门,搭乘一辆厂区内装用的小车,他们很快就到了野马式战斗机的总装车间。这是一座跨度极大的钢构平顶厂房,面积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而且像这样的厂房,还不只是一个,仅仅这一排就有四五个,而在这一排的后面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好几个。现在,这几座厂房里都大亮着电灯,里面传出机器的轰鸣声,显然工人们还在工作。

        一走进距他们最近的一座平顶厂房的大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机油、松香、香蕉水混合在一起的暖哄哄的味道,因为英国人下的订单数量太大,而且交货时间又催得很紧,所以工人们在加班加点的赶工。巨大的厂房里,车床的嗡嗡声、铣床的哗哗声,还有铆钉枪发出的啪啪声、电机运转的呜呜声,各种各样的声音交集在一起,组成一种奇怪的音乐。这种奇怪的音乐,乍一听上去,让人觉得有些嘈杂,但多听上一会儿,很快就觉得适应了,再多听一会儿,又会感觉有说不出的动听。

        在厂房中间的空地上,整整齐齐的放着两排野马式战斗机的胴体。一台巨大的水压机像揉面团似的把铝制的飞机大梁压制成型,龙门刨和龙门铣再把它们精确地加工成图纸上绘出的模样。加工好的大梁被放到架子上,技工们再用螺丝和铆钉把一个个做成各种形状的铝制骨架装到大梁上,搭起相当于汽车底盘的整个飞机的框架。接下来,技工们在框架中装上发动机、排满电线、钢索、机械传动等操纵系统和电力系统,然后又在驾驶舱里装上一大堆仪表、开关,当然还有座椅。现在,这架飞机属于这个车间的工序就基本完成了,组装好的胴体马上被拖车连架子一起拖到下一个车间。

        在下个车间里,技工们在胴体的两侧对接上机翼和水平尾翼的框架,然后在两边机翼里各装上三挺12.7MM勃朗宁重机枪,再装上机腹炸弹挂架和起落架。接着,安装钳工把一个个其他部件按顺序装到机腹里面各自的位置上。然后就是钣金工的活了,钣金工把一块块裁成各种形状的铝制蒙皮用铆钉枪铆到胴体桁架上。最后安装技工在机头发动机主轴上装上一个四叶螺旋桨,一架新的野马式战斗机就诞生了。在整个组装过程中,质检员始终伴随着安装技工,随时检查安装质量,确保组装好的飞机不出任何工艺上的问题。

        组装好的飞机接着就会被一辆拖车拖出厂房,送到厂外的空地上,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加油车、测试车马上靠上来,加油车在飞机的油箱里加满高辛烷值汽油,几名技工转动螺旋桨启动发动机开始试车。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震耳欲聋,测试车跟着开始测试飞机上各个系统的运转数据。

        石牛和苏光远陪着萧峰,一道一道工序看下去,一边走一边给他介绍,还不时跟熟悉的技师或工程师打个招呼,甚至开上一个玩笑,他们俩显然对这里非常熟悉。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课就是在这里上的。萧峰已经明确表示,将来组建的空军,就交给石牛指挥,所以就逼得他不得不拼命学习,摆弄一架飞机可不象摆弄一支自动步枪那么简单,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别想玩得转它。所以,现在的石牛早已忘记了打打杀杀,白天拼命苦练驾驶技术,晚上就挑灯夜战,以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他自己学还不算,苏光远、刘大鹏、陆风、郝国柱、李洪江,一个也跑不了,全都得陪着一起学,将来指挥空军,靠他一个人可玩不了。因为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他们都是跑到装配厂房里,请这些技工和工程师们现场教学,时间长了,就跟他们混得熟悉的不得了。

        “新飞机加油测试完毕,就会被送到前面的滑行道上。”三个人跟随着一架新组装好的飞机一起走出厂房,看看开着加油车、测试车围上来忙碌着加油、测试的技工,石牛指着飞机前面光滑的跑道说道,“明天早晨,就会有试飞员过来,先发动飞机在前面的滑行道上来回滑几圈,检查一下仪表和操纵系统。如果没有问题,就直接滑到旁边的起飞跑道上,起飞升空,在海面上空飞上几圈,然后回来填一大摞单子。技工们根据单子上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整修、改进,换掉不合格的系统或零件,然后再试飞一次,这架飞机就算合格,可以出厂了。”

        “石副大队长说的那是公司的操作工艺流程,事实上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苏光远得意地笑道,“就像理查德先生说的那样,明天早晨,我们那些学生兵就会先来到这里,抢先驾驶着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