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作别故土

第(1/2)页

马车轱辘,扬起一片尘土。

        北方依旧是寒风料峭,而南岳却是冰融春近。

        义隆听着车轴单调的轱辘,朔风里悬浮的诵经声越来越近。

        他不知为何心口竟涌起一阵悸痛。算时辰,南岳是该到了,而小幺也该出了滑台城了。

        五年求索,五年执着,只换来一场幻梦。

        他强逼自己梦醒。他不知这样不甘不愿的放手,会不会又催生出更深的执念。他却也顾不得了,只因他知晓,执念都是无果。

        他们早在那年金阁寺,他打马劫下小幺那刻就已错过……

        马车铿地停稳,车外传来近卫的禀告,“主子,棂星门到了。心一说,佛门重地,需下车步行。”

        义隆还有些回不过神来,半晌,才清冷地说道“那就下车。”

        ……

        马车疾奔,一路很颠簸。芜歌挑起车帘,回望一眼早已模糊不清的滑台城楼。麻木的心竟有些疼,此去一别,便是永世。

        那片在她眼里无异于满目疮痍的故土,竟像生根在心底。从前的每次离别,她都不曾涌生过如此酸涩的缅怀。

        这回,当真是不同了。该是永别了。

        她感觉到眼角泛起潮润的气息。她蓦地抽开手,撂下车帘,车帘落下那刻,她的泪也落下。

        “主子。”婉宁心疼地看着她。作别故土的心如刀割,她是经历过的,故而很是感同身受地紧了紧芜歌的手,“魏国也是您的家。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

        芜歌挂着泪痕,故作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我没事。”她敛笑,眉目冷沉“传令给十九,可以放袁吴氏了。”

        “是。”婉宁急忙挑开车帘,敲了敲车厢,和一直驱马守在外头的十九低声嘀咕了几句,便坐了回去。她扭头看向主子,便见主子又捏着那只小面人出神。她暗叹一气“主子,别伤心了。人各有志,他既不愿意随您出关,也只能由着他了。”

        “可他还是个孩子。”芜歌的目光落在那只小面人脸上,又想起那个孩子的话。

        “姑姑,我是宋国人,父皇虽然不是我的父亲,却是我的国君。我不能离开宋国。这个送给姑姑。”那孩子局促不舍地递出那只小面人。那是元宵节,他们“一家三口”微服出宫逛夜市时,在面人摊请匠人捏的。

        芜歌心知,那孩子有多喜欢那三只小面人“你自己留着吧。”

        那孩子拂一把泪嘿嘿笑道“我留着父皇和母妃的面人就好啦。这个留给母妃。”

        那孩子强塞的面人,直叫芜歌觉得重若千钧。她今生不曾欠过谁,除了那两个李代桃僵的孩子。

        稚子难舍故土。她把那个女孩托付给了徐湛之。

        而齐儿执意留在清曜殿,等待父皇归来。芜歌不知等待这个孩子的将是怎样的结局。

        至少,阿车应该是不会杀这个孩子的吧。

        芜歌垂眸,指尖抚了抚那孩子的脸。她不愿被那份亏欠羁绊,所以连他姓甚名谁都不曾问。而那孩子显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齐儿。

        她呢喃“终究是我欠了他。”

        “主子切莫自责。穷人的孩子,我在牙行见过太多。能有他这样的际遇,已经是造化。”婉宁回想起在牙行的那段日子,泪雾花了眼。

        芜歌苦笑。欺君是死罪。那个孩子的生死尚且在阿车的一念之间,又谈何际遇造化?

        她的思绪,被奔袭而来的马蹄声打断。

        她警惕地挑起车帘,只见迎面尘土飞扬。飞扬的沙尘是一队马队疾驰而来。不是滑台的方向,是郯郡。

        她的心跳莫名地加速,竟生出几分莫名的不安来。好在,她定睛望去,奔在最前头的身影不是那个人。

        “庆儿!”芜歌撂下车帘,便吩咐马车停车,急切地下车。

        庆之已奔到了近处。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小跑而来,可到了姐姐跟前,却陡地住了步,连那句滑到嘴边的“姐姐”都僵在唇畔。他噙满泪水,薄唇微颤着。

        芜歌也是双眸潮润。她笑着走上前,拍了拍弟弟的肩“我回来了。”

        庆之唰地泪流满面。他一把抱住姐姐,闷声哭了起来。

        芜歌轻轻拍了拍弟弟的背“没事了。姐姐回来了。”可她说着说着,自己却也哭出声来。上一回,姐弟俩相拥而泣,还是法场行刑前夜,在狼人谷的堂屋。那时庆儿还是个孩子,如今——

        芜歌陡地发觉不对劲。她推开弟弟,定睛打量他的装束。

        庆之来到郯郡,依旧穿着宦官的宫服。蓝灰色的袍子,红色的纱帽。

        芜歌一眼就认出这是御前总管的二品宫服。她震惊地张了张唇“庆庆儿?”

        庆之拂一把泪,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无碍的,姐姐。父亲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想通了,与其遮遮掩掩,倒不如大大方方。”

        芜歌再按捺不住满眶的泪水。在泪水滑落那刻,她别过脸,无声地拭了拭泪。

        庆之宽慰地拍了拍姐姐的肩“外头冷,姐姐还是进车里头。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进城再说。”他的目光越过姐姐,看向呆站在马车前,早已泪流满面的女子。他微微点头,便敛眸吩咐“婉宁,先扶姐姐上车。”

        这一路进郯郡城,非常顺利。

        可马车里的两个女子都心事重重。

        婉宁翻来覆去地回味着方才他清清冷冷的表情,试图从里头翻寻出一丝不舍和欣喜的意味,却是不得。

        芜歌的思绪还迷失在那身宦官宫服里,甚至没来得及思索大内总管来了郯郡,那他近身侍奉的人呢?

        到了郯郡徐府,亲人相见,免不得一场抱头痛哭。

        芜歌自觉像一根紧绷的缰绳,入了徐府自己的厢房,便彻底松了开,倒头一觉睡到了翌日清晨,甚至连晚膳都没用。

        郯郡早春的清晨,依旧寒意逼人,只是隐约有了零星的鸟鸣。

        芜歌拢着披风,徜徉在花园里。木槿并不适应北方的气候,低矮的枯树枝丫上只零星挂着几点枯黄的叶子。离花期更是遥遥无期。

        芜歌伸手触了触干枯的枝丫。

        “花落花会开,人和物一样,适应能力很强,慢慢也就习惯了。”

        身后传来弟弟的声音,永远凝固在记忆里的十三岁,不辨雌雄。芜歌多希望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