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狮子大开口

第(2/2)页

场开香槟,到时候真要出大事。

        现在先承诺战利品分配,把份额定下来,就是为了把这些丘八稳住,让全军上下都有個盼头,又没有实际拿到手,所以必须时刻警惕。

        这烫手山芋,真不好处理,搞不好就会翻车。

        ……

        “喜事!大喜事啊!

        圣人,边关大捷!大捷啊!”

        <div  class="contentadv">        高力士一路小跑,来到华清宫偏殿寝宫,手里拿着一份还未启封的奏折,满脸红光,激动得不行。

        不过基哥倒是很坦然的模样,刚刚喝下一碗龟苓汤,现在正靠在床头,眯着眼睛假寐。

        “力士啊,可是西域那边的消息?”

        基哥面色平静询问道,显然是早有预感。

        “回圣人,正是如此。方重勇在碎叶镇以西数百里的白水城大胜大食国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麾下的数万精兵,几乎全歼。

        这位大食国主帅在逃亡途中,被康国军队围杀,无一人逃脱。圣人知人善任,方国忠果然是不负圣望,平定了葱岭以西的纷争。”

        高力士忍不住给方重勇说了一堆好话。

        “把奏折拿来给朕看看。”

        基哥面上虽是不以为意,心中还是很得意的。

        当初关于方重勇的这个任命,就引起了很大争议。但为了平衡西域的军政格局,基哥强行任命了方重勇担任西域经略大使。

        如今看来,这个任命是很高明的,也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西域经略大使的设置,强力干涉了西域原本的军政格局。现在河西也好,安西与北庭也好,本地势力都无法联合在一起,抵制朝廷的军令与皇帝的圣旨。

        对河西本地势力的强势,基哥是心知肚明的,也是暗暗警惕的,河西的人脉,又跟西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显然,方重勇没有跟那帮人沆瀣一气,又很好的完成了出征的任务。

        可以说非常妥帖理解了基哥任命他这个官职的战略意图。

        “方重勇能文能武,国之栋梁,朕没有看错他。”

        基哥一脸感慨的接过高力士递过来的奏折,才刚刚翻看几行字,就立刻瞪大了眼睛!

        他不由得坐直了身体,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不敢再怠慢,越看越是心惊肉跳。

        “圣人,这份奏折可是有什么不妥么?”

        高力士疑惑问道,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平日里的小事,一般都是他在处理,但封疆大吏的奏章,他不敢私下里事先阅读,害怕基哥猜忌。

        所以才没有看。

        可是今日这份从西域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折,估计……不会那么简单。

        “力士自己看看吧,朕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才好。”

        基哥面色纠结,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

        高力士接过奏折,一目十行的看完,这才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是报功的奏章,那还好说,无非是批示还是不批示的问题。

        陈述一下战斗过程也好嘛,毕竟圣人就爱看这个。

        但是这些“废话”,方重勇几乎是用最少的笔墨一笔带过,压根就不想多说。

        在奏折里面,方重勇提出了一个新构想:仗着这次横扫葱岭以西的好机会,建立“河中都护府”!

        现在大唐在西域,有北庭都护府,下辖伊州、西州、庭州。

        有安西都护府,采取羁縻制与军管混合的模式,下辖安西四镇。只不过考虑到碎叶镇此前是处于废弃状态,所以真正实控的安西四镇,是:焉耆、龟兹、疏勒、于阗。

        现在方重勇提议建立“河中都护府”,类似于在大唐西边,再次设立一个与安西北庭同级别的节度使,下辖碎叶镇、大宛镇(石国)、康居镇(撒马尔罕)、贵霜镇等等。

        基本上,这些地方目前大唐没有一个是实控的!有些甚至还在黑衣大食手里!

        这么大的手笔,别说是现在的基哥了,就算是当年年富力强,精力都还在政务上的基哥,也是想也不敢想的!

        首先,这需要从安西都护府的“理论管辖范围”内,切割一部分出来,并实控,起码是要加强控制。

        此外,还需要在石国、康国这样的地方驻扎唐军。

        最后,为了让这个边镇不是摆设,重建碎叶城势在必行。那是真的重建,不光是修个城墙就完事的,还有一系列配套工程。包括内迁关中移民。

        当然了,方重勇的原话,是说以伊犁河谷的八卦城为河中府的起点,也是后勤基地跟大本营。至于合适不合适,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这个提议前无古人,后面有没有来者,基哥也不关注。

        方重勇的宏伟构想,直接让基哥麻爪子了。

        “圣人,方国忠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这……有点不切实际。”

        高力士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方重勇这个人才好。

        你说他幼稚吧,他能搞定葱岭以西的局面。

        可你要说他成熟稳重吧,提出的这个构想又太过激进。太宗高宗的时候,也没在石国驻军啊!

        “是啊,方国忠还向朕狮子大开口,说要新建河中都护府,前后至少需要投入五千万绢!

        才能达成构想。

        方国忠知道五千万绢是多少钱么?他说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基哥恨恨的握紧拳头,捶了一下床头,心中又是生气又是无奈。

        如果现在是开元初,方重勇的构想,说不定他真要试一试效果。可惜,如今大唐的情况,已经支撑不起这样的宏大构想了。

        “你让哥奴去写个奏折,朕看一看就发下去,斥责一下方重勇,让他安分一些。老老实实把将士们的功劳报上来,朕重重有赏就是了,少不了给他升官发财。

        不要总是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还搞什么河中都护府,简直儿戏!”

        基哥没好气的说道。

        忽然,他发现高力士面露古怪之色,于是疑惑问道:“力士为何不去传旨?”

        “圣人,哥奴……已经遇刺亡故了啊。奴如何给已故之人传旨?”

        高力士无奈笑道,基哥的圣旨对活人是管用的,对死人管不管用,那就要看死人的心情如何了。

        “这样啊,那就……”

        基哥忽然发现李适之并不像李林甫一样,是被自己呼来喝去的存在,这个人的脾气相当臭。

        于是他微微点头道:“那就把方国忠的奏折,拿去议政堂,让宰相们都商议一下吧。朕也想听一听他们的看法。”

        人到用时方恨少,没了李林甫,基哥真觉得浑身不得劲。

        “奴这便去议政堂传旨。”

        高力士合上奏折,对基哥行了一礼,缓缓退出寝宫卧房。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