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抄书后续

第(2/2)页

一句‘我不如林姑娘’,就让奴婢准备笔墨纸砚开始抄书了。“

        皇帝陛下完全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当初他也未必真心想要林黛玉来给奕环伴读,无非是奕环对黛玉一见如故,非要缠着他下旨让黛玉给她做伴读。

        如今,这个结果,倒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皇帝甚感欣慰,但是皇帝陛下欣慰也丝毫不影响他偏心眼。

        伟大的皇帝陛下始终认为自己的女儿自己疼,别人的女儿别人自己疼,于是他当即下了两条指令。

        一条指令是下往康宁宫的,表扬固伦长公主殿下,聪慧敏捷,勤奋好学,端正守礼,特赏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翡翠头面一副、小叶紫檀手串一对,城南云岑山庄一座,即日起康宁宫解除封禁。

        皇帝这一通赏赐下来,别说是后宫那些原本等着看奕环笑话的嫔妃和公主,就是连奕环自己也蒙圈了。

        她不过就被罚了抄了个书,怎么就值得这么赏赐了?

        而且都说的是啥?

        勤奋好学,端正守礼?

        整个朝堂、整个后宫,怕是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最爱闹腾的就是她?这不是明摆着睁眼说瞎话,亏她那英明神武的父皇夸的出口,她自己都觉得臊的慌。

        皇帝的另一条指令是下到翠玉阁的,赏了一对玉如意,然后让黛玉把四书也抄一遍。

        黛玉懵了,一时分不清楚这到底是赏还是罚?

        按理说,皇帝赏玉如意,如意、如意应该是满意的意思,可是偏偏又多罚了一遍四书,就很让人琢磨不透。

        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君心不可测?

        黛玉也不想纠结这个了,这边五经没抄完,那边又多罚了个四书,谁知道接下去是不是还要再罚点什么?还是抄书要紧。

        就权当那对玉如意是皇帝给她的工钱好了。

        黛玉混不在意,奕环却不依了,直接杀到御书房去撒泼打滚,求皇帝收回成命,皇帝只是不依,也不说是为什么要让黛玉再抄一遍四书,只说之后会有用处。

        皇帝不依,黛玉又成日在翠绿阁抄书,奕环刚好又找到不去上书房读书的理由,成日里就跑到翠玉阁守着黛玉抄书,倒是也乐的自在。

        宫里,黛玉拿着皇帝的‘工钱’气定神闲的抄着书,宫外,贾政急的就快跳脚了。

        他那里想的到现在事情是这么个发展方向?本来以为家里要多个娘娘,心心念念的盼望了半年,结果甚至下来多了个伴读。

        要是给固伦长公主当伴读自然也没什么不好的,建立好了关系,之后利益纠葛也不会少,可是,谁能想到那个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外甥女,进宫第一天就被罚了?

        虽然说,他一向信奉“有官不当是笨蛋,有官不升是傻瓜蛋”,但是笔起当官,保命又更重要些。

        黛玉被关再翠玉阁里抄书已经本个月了,平日里最爱上朝,最爱出风头的贾政,突然改了性,上朝和上刑场一样,若非必要都要磨到最后一个,也不出去喝花酒、交友、联络感情了。

        因为贾政怕呀!

        怕哪天,皇帝陛下突然一个不高兴,因为那个被关在宫里抄书的外甥女,抄了他的贾府,革了他的顶戴。

        于是,就想出了这么一个乌龟王八蛋的做法----缩头。

        只要是躲的远,减少存在感,皇帝陛下就想不到我。

        若说只是在外头缩着也就罢了,但是贾政是个特别的人,在外头没有了体面,在家里威风都觉得没劲,因此连宝玉也不训了,下了朝,除了偶尔去贾母院子里当当孝子,就是成日里待在书房里。

        突然,某天,皇帝陛下上朝的时候,突然让来福拿了一堆书稿与众人评说。

        众人在朝堂上传阅开来,从墨迹来看,那是最近新抄的四书五经,与他们平日里的看的不一样,多了一些注解。

        那些注解,有的简单易懂,有的生动形象,却也颇有深意,总之一个字“妙”。

        皇帝陛下,听到满堂大臣的赞赏时,颇有深意的笑了一下,说:“好,好,好,有没有哪位爱卿觉得自己的文采和见解,能比的上这个写注解的人吗??”

        一时满堂沉默,竟是无人敢答。

        皇帝陛下又是三声:”好、好、好,我满朝文武,好称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却是没有一个能比的上那姑苏来的小女子,好,你们好的很。”

        姑苏来的小女子,那不就是他那个小外甥女?

        贾政这才意识到,皇帝这不是在罚林黛玉,这是要打文武朝臣的脸,他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