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思多忧虑

第(1/2)页

解玉细细地理着这一路上所遇的故事,所遇的人。

        第一个阵名唤“夺命”,对应七悲“生”之苦痛,第二个阵名唤“长恨”,对应七悲“求不得”之苦痛,第三个阵名唤“风华”,对应七悲“老”之苦痛。

        遇见“夺命”时,解玉尚还不敢确定,遇见“长恨”,他已有七八分确认,待到遇见“风华”,他已经可以完全确定。

        前世苏寻临去之前,那放不下心来意难平的那些事情,想必就是分别对应佛家七悲。一位佛陀,不能帮助世人解决任何一种苦痛,那他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那时的苏寻想必对自己亦是失望透顶。他做了这样长时间的神明,这那么多年以来帮助了世人不知多少,到头来,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轻而易举就把他击溃,他于是慢慢发现,他根本护不住他的人们。

        那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煎熬

        开始是位姑娘,那时解玉虽然心中可惜,但还能说是因为姑娘心志不坚,牵连无辜,但是再往后,他就在太上皇的一生里,看尽了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男子这一生的困囿,最后,他看着那将军把所有人命背在身上,那些人命就这样慢慢压弯了他的脊梁,把他从一个折柳谢花的少年,变成一个孤身一人,跪拜权臣的老人。

        他再也说不出那句“心志不坚”。

        世间太多令人不愿遇见无可奈何之事,它们就这样消磨着一个人,把他从单纯稚嫩变得稳重成熟,再变得工于心计。

        极少的人本性纯洁无暇,不愿心识堕落,于是活在痛苦里。幸运者遗世独立,最终变得释然,不幸者在人世如履薄冰,慢慢把自己耗尽。

        但是那么多的人,他们没有错,只是没有足够的心力来对抗这繁杂世间,然后不可避免地选择了妥协。

        解玉这一路上看过来,他们都是凡人,也走到再正常不过的结局。

        没有什么好责备的,只是再正常不过。

        他也清楚地明白他与苏寻从本质里是不一样的。

        他一直知道苏寻是良善的。不止是良善,他是完美的。

        从前世开始,他就没有见过他哪怕一点的阴暗。

        众生在前他在后,从来没有一丝怨念。

        而解玉虽爱世人,但他从未真正理解过世人,是高高在上的怜悯,是没有共情的怜惜。

        而苏寻,他将所有情感引入自己的心识,他可以明白所有人的苦衷,他可以理解所有人。

        直到那夜,在太上皇塌前,解玉才隐约明白这样的感觉。

        他看见了那个人的一生,又因为不得不入阵而感受到他所有的感受,那时他才明白,他当初不该那样说玉璜。

        一个姑娘,那样的痛苦都砸在她的身上,都砸在玉玦的身上,若放在解玉这里,如有人伤苏寻伤得那样重,他甚至不知道他会变成一幅什么模样。

        她造杀孽,她不可饶恕,那冷眼旁观的所有人,就没有错吗

        在此之前,解玉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

        他一直想的是错便错了,无论是何理由。但他如今不知该做何感受,也不知此前想法是对是错。

        而此时的苏寻,解玉也不知苏寻到底是真的忘记还是在欺骗。

        总之眼前一片混乱,不知下一步路在哪里。

        那感觉太令人难过,解玉竟觉得有些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