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们对现在的组织架构是不满意的

第(1/2)页

市场部的组织架构调整是在周一的晨会上宣布的。

        “经过半年的试运行,我们对现在的组织架构是不满意的。”龚艳萍对着已经有十个人的市场部全体成员说。

        “我们”是谁?李南国心里有些纳闷。

        “现在的组织架构,还是传统的那套,即按照产品的销售渠道分成传统渠道和现代渠道,这样的划分,已经不能适应业态的发展了。我不是说市场营销的四个p理论(注:即产品、价格、渠道、营销)过时了,恰恰相反,它仍然在起作用。只是我们对这些要素的理解过于呆板,没有随时随地根据市场动态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比如,现在的网购已经成了主力军,而我们的市场资源还在向传统的销售渠道倾斜。结果是,我们在这些传统渠道上做广告、做推广,搞来搞去就是那几招,热闹看了不少,对终端销售的拉动效果越来越差。你们看看这些数字就明白了。”

        说罢,龚艳萍将事先做好的几张图展示给大家。

        “另外,我们内部的沟通渠道也太长,我们总共才十个人,却要分成三级架构,先是市场专员收集市场信息,然后传到市场高级助理,再到市场经理,最后到我这儿。在这个传输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难免被过滤掉,增加了沟通成本。因此,我们对渠道进行了重新分组,已经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批准。李南国、罗婕思、常庚你们三个,负责传统渠道的推广;尚媛媛、吴福生、钟朝阳你们三个,由尚媛媛负责,主抓网络渠道的推广,这是个新的领域,我们必须尽快取得突破。我和剩下的几位同事抓现代渠道。当然,我们是一个team,按小组分工只是一个粗线条,哪一个组有需要,我们其他组的同事都要全力配合,没有你的事和我的事,只有团队的事。我来负责总协调和市场资源的分配。”

        什么是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怎么被过滤掉的?被谁过滤掉的?还不就是说我报给你的信息被过滤掉了嘛。凭什么说我给你的信息被过滤掉?难道我的经验和能力还不能判断这市场信息到底有没有价值?你既然比我更能判断,还要我来做什么?李南国心里这一连串的反问烧得他血液膨胀。今天一来就宣布决定,事前一点都不跟我商量,削我的权不提了,还当着大家的面让我难堪,这又是唱哪出?

        “大家有什么问题?”龚艳萍环顾四周。

        “那今后市场费用的审批和分配谁来签字?”李南国强压住心中的愤懑,而脸上的不满却一拥而上。

        市场费用在很多公司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对其使用也会召来众人的瞩目。以广告费为例,对消费品公司来说,就是利益的焦点。广告公司会牵群打浪地向市场部扑来,争取能分一杯羹。那么把广告交给哪家做?或哪几家做?请哪个明星做代言?……都有很多讲究和路数。除了广告,大到各类市场活动赞助,小到推广礼品都会涉及到大量钱财,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公司花钱的部门总是让人眼红、而公司内部对于这些部门看得很紧的原因。对于内控比较严格的公司,市场部花的每一分钱都会被反复审核,包括事前的预算,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报告,如果遇到临时超支或预算外的项目,有些公司还必须报总经理批准才会放行。但对于粗放型的公司而言,就难免弊端丛生了。

        李南国当然知道,如果一个市场经理连批准市场费用的权都没有,其内在价值可想而知。

        “散会后,你和媛媛到我办公室来,我会给你们交代清楚。”

        之后一连两天,李南国都没有出现在办公室里,他跟龚艳萍说,要去成都和深圳出差,例行拜访客户。第三天下午四点过,他回到办公室,尚媛媛跟几个同事正有说有笑的,而罗婕思一个人窝在格子间,没有参与。见李南国进来,几个人收了声,各自回到自己的事情中。尚媛媛的座位就在李南国旁边,她等李南国收拾完毕,走过来先堆了一个笑,小声对李南国说,“老板,我跟你说个事儿。”重新分配了工作,尚媛媛仍旧叫李南国“老板”,没有一点儿僭越的姿态。

        “啥事儿?”李南国一边开电脑,一边瞟着尚媛媛。

        “刚刚张逻辑来找过你,昨天也来了一趟。我跟他说你出差去了。你猜他怎么说?”尚媛媛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说什么?”李南国的眼睛从电脑上移开。

        “他说的可难听了,说什么十次来找你,九次都找不到,一天到晚就借口拜访客户,鬼知道去做什么了。还说一个做市场的比做销售的还忙,这不正常。”

        一听到这,李南国的火一下子就冒了上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