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见

第(1/2)页

下午两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热浪翻涌下,柔软的白云躲往遥远的天边,微焦的青草耷拉下细瘦的身躯,连树上的知了也受不了这酷热干燥,吱吱地嘶叫着。

        小学三楼靠东边的教室里,几个被叫来打扫卫生的班干部围坐在一起,手里各拿着一本旧课本充当扇子。

        “不行了,我快热死了,你们谁带了水吗?”

        “没有,不过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四十度。”

        “靠!我说怎么这么热,这破天气,再热下去我人都要变成油条了。”

        虽是这么抱怨,但暑假末尾的打扫工作是每年的惯例,几人扇着课本歇了一会儿,看时间还早,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了。

        能当上班干部,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加上全是一个村的,放假也能经常见到,所以这聊天内容不外乎学习,暑假作业和老师三点。

        其中前面两点算是稀松平常,后面一点,往年也算是寻常,今年却有所不同。

        怎么个有所不同呢?

        首先要说说往年,由于学校规模小,师资力量十分贫瘠,绝大部分老师都是支教过来的。而这些老师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只待一两年,导致学校每年都会换一次老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山窝窝里出了个金凤凰,都抢着要过来。

        今年不一样了,送走上一批支教老师后,有省内的领导打电话通知学校,说是会派一批新的老师。

        可一个暑假过去了,别说一批新老师了,就是连根头发丝儿都没见着。

        于是有人按捺不住问了:“你们听说新老师的消息了吗?”

        “没有。”

        “我也没有,可能是不来了吧。”

        “不可能,这是领导亲自打电话通知的,要是不来了,早把话收回去了。”其中一位父母是村干部的透露道,“而且前几天村里开会,会上还讨论了新老师的事,说是跟着省城那边的一个团队过来,一起来帮扶什么的……”

        对于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来说,省城这种大城市,好比远在天边的白云,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这会儿听说新老师是从省城来的,纷纷被勾起了兴趣。

        只有北尔两耳不闻窗外事,独自一人干着活。

        一方面,她不是班干部,而是家离学校最近,每年都会被叫来帮忙,另一方面,她向来不参与这些话题,不知道该怎么融入进去,索性专心擦课桌。

        学校的课桌是木质的,桌椅老旧风化,出现了脱皮的情况。

        北尔拿着抹布,认认真真擦干净每一道凹陷的纹路,擦到自己那一张时,她手腕一滞,随即打开桌板轻轻拿出存放在里面的试卷。

        这是一张期末试卷,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可以说是一份完美的答卷。

        然而当视线落到正中间那大大的分数时,这份完美却被硬生生破坏了。

        八十分?

        怎么会是八十分?

        这样一份简单的试卷,怎么可能只考了八十分?

        可惜事实就是如此,哪怕再是不愿相信,看着这猩红的分数,北尔也只能黯然垂眸,干瘦的十指用力捏紧。

        _

        休息够了,班干部们继续打扫教室,完工后锁上门窗,直奔学校外边的小店。

        这是村里唯一剩下的一个小店,店面不大,零食种类却不少,是学生们乃至老师的快乐源泉。

        也有一点不好,是小店开在学校外边,家住山上的随时都能出门买到,家住山下的就得特地跋山涉水一趟,实在不划算。

        是以,放假期间的小店较平时冷清,班干部们深知此事,但不知店里还剩多少存货,一个个健步如飞,前脚刚踏进小店,后脚都没抬起来,便争先恐后地要了棒冰和汽水消暑。

        好在冰箱里的货物还算充足,班干部们掏出口袋里的零花钱递给老板,直接打开冰箱,拿出各自的棒冰和汽水。

        没有棒冰和汽水的夏天是不完整的,棒冰和汽水就是夏天的代名词。只是村里物资贫乏,不仅缺少老师,也缺少家电器具,即使父母是村干部,家里也负担不起一个冰箱,更别说能在暑假的时候吃到棒冰和汽水了。

        而说起棒冰,这就不得不提盐水棒冰了。

        作为耳熟能详的品牌,盐水棒冰贯穿了不少人的童年,班干部们抓住包装,感受了一下冰力十足的感觉,然后撕开包装,轻轻咬上一口,整个人瞬间置身于冰天雪地。

        “爽!太爽了!!!”

        三两下吃完一根盐水棒冰,班干部们吐着丝丝凉气,意犹未尽地砸吧嘴,眼神一转溜,又开始打起其他零食的主意。

        临近开学,小店已陆陆续续开始补货,其中包括货架上的零食,像是咪咪,麦丽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