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困境

第(2/2)页

补,并赋予一定戏剧性,最后展开镜头的描述,反正就像之前我们商议好的,体现灾难下的影视化效果,怎么刺激、紧张怎么来。”

  楚轩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之前他们商量好的一个画面主题效果,本就两分钟的CG画面,快节奏的让观众感受到刺激和紧张就算是成功了第一步。

  但如何把这样的画面效果拍摄出来,那就要看众人齐心协力下的综合水平了。

  “每组镜头都是五个分镜?”楚轩翻了翻剧本,发现了这个规律。

  “一分钟15个分镜头,5个分镜头为一组,每个分镜头3秒,一组镜头就是15秒。在我和刘哥的规划下,一组镜头拍地震、一组拍海啸、一组拍冰雪、一组拍紫外线辐射、一组拍毒气蔓延,两组拍飞船建造和希望计划,最后一组拍过度画面,然后进入飞船坠落后的主题。”文木野解释道。

  “规划是这么规划,但还是要看后期制作的效果,该剪辑的还是要剪辑,该加元素就加元素。”刘义补充道。

  楚轩和刘艺妃点了点头,听前方有动静,他们抬头看了一眼,站了起来。

  经过半个小时的调度和讲解,跟五十位群演的沟通初步完成。

  墙面覆盖了一面长约50米的绿布,十米宽并与墙面对立的一面搭建好一面木制墙,同样挂着绿布。

  这条绿布通道的西端,同样挂着绿布,就只有东端空空如也。

  五十位群演在这五百平的绿布空间内,按照空间构图上的位置站着,等着开机。

  楚轩和刘艺妃走了过来,跟汪博文一起低头看他手上的图纸。

  构图很复杂,容易看花眼。

  红线代表主人物走位路线,蓝线代表龙套路线,红线只有一条,但蓝线交叉纵横,即便线上标记着数字,他们两个一时间也看不懂。

  但十分清晰的红线还是能看懂的,根据构图上的比例尺度,楚轩不由问道:“红线直线路线只有十米,代表主人物只要走位十米就死是吧。”

  “对的楚总。”汪博文抬手一指绿布,那里用一条红色激光予以定位,说道:“激光的位置是十字路口,会有一块巨大的钢筋水泥从天而降,主人物会在那个位置被砸死。”

  刘艺妃看了一眼,佩服道:“汪老师你也是牛,就半个小时就按照绿布比例把空间构图画了出来,哪里是十字路口,哪里是住宅区、高楼大厦都标记好了。”

  汪博文谦虚地道:“必须承认,豪莱坞那边的特效工作非常专业,我也算是偷师五年才有这个能力。”

  “但是……”刘艺妃欲言又止,顿了下后说道:“那么多群演都有自己的走位路线,这规划起来是不是太麻烦了,以前在剧组的时候,好多群演除了特定动作后都是自由发挥。”

  汪博文看了眼刘艺妃,道:“刘制片,你知道国内的电影拍摄基础工作为什么比不上国外的吗?”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国外那些导演和制片人喜欢较真,即便一个不起眼的龙套都有严格规定,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走位就怎么走位。”

  “即便是一个龙套,也是给电影增彩的一部分。”

  “说得对。”楚轩赞同地点点头,道:“有些好的东西我们是可以拿来适用的。”

  听到他们的对话,孔生也走了过来,道:“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并实践出加强的经验,当辉煌走向落寞,后浪推走前浪,就让他们来学我们的经验。”

  孔生突如其来的话,让众人微微怔然。

  “孔老师说得我热血沸腾。”楚轩开怀地道。

  “孔老师说得好!”刘艺妃竖起个大拇指。

  汪博文也是扬起了嘴角,对这句话予以赞赏。

  孔生走到楚轩身侧,“调度好了,灯光也调试好了,开始试一遍?”

  楚轩抬头看了看打在七八米高的云梯上的太阳模拟灯,那强光的亮度仿若夏季正午时分的艳阳浓烈而耀眼,他点了点头道:“开始吧。”

  孔生拿出对讲机,“文导,可以开机了。”

  监视器前,文木野听到可以开机了也有些激动。

  剧组虽小,但五脏俱全。

  一不缺资金,二又是拍摄国内从未有过的科幻类型片,三又有那么多老师来帮衬,他作为执行导演,心里是很兴奋的,且亦有荣光。

  他拿起对讲机道:“开机!”

  在各个方位待定的摄像师,将手中或机架上的摄像机打开,并开口汇报。

  “1号机OK。”

  “2号机没问题。”

  “……”

  “倒数十个数,场记准备打板。”文木野指挥着。

  话声一落,群演们也随之做好了准备。

  楚轩、刘艺妃、汪博文、孔生,在东边的绿布通道口朝里边望着。

  孔生团队的几名老师,在绿布里头以作随时指导。

  过了十秒,绿布前头传来场记的声音。

  “《希望》,一场一镜一次,开始!”

  场记也来到楚轩和刘艺妃他们这边,一起朝里头看。

  “啊——”尖叫四起。

  “砰——”有人被撞倒的声音并起。

  “救救我的孩子!”带哭腔的妇女声。

  场面极度混乱,但又符合剧本描述。

  直到那名特约演员演出一副气喘吁吁的模样,并跑到红外线激光的位置,仰头惊恐的看了两秒。

  “咔!”文木野喊停。

  “不对,镜头太乱了,那名特约兄弟的脸我都没看到。”文木野的声音里充满无奈的笑。

  闻此,楚轩和刘艺妃他们转向往监视器的位置走。

  众人来到监视器前,看了看重播的画面。

  “群演的走位不对,镜头也有剧烈晃动,拍摄的角度也不对,摄像机的参数设置的也有问题,好家伙,特约兄弟的脸都没拍到。”孔生哭笑不得。

  面对如此惨况,大伙儿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一步一步来吧,咱们分镜头里的运镜本来就是非常规手法,那个跟拍镜头算是一镜到底了,执掌吊臂的师傅估计不熟练这样的运镜手法。”黎雪道。

  “慢慢试,慢慢来。”楚轩拍了拍文木野的肩。

  “我去跟师傅们说一下。”文木野摘下耳机,起身往片场走。

  《希望》的CG画面本就是大场景,又要拍出灾难感,又有那么多群演,这场戏显然不会被喊咔一次就结束。

  大伙儿都有这样的预感。

  随着文木野来往一回,果然第二次的拍摄还有问题。

  有问题,就解决,导演是门需要耐心的职业,艺术也是要时间来雕琢。

  文木野这点不错,耐心很好,一次又一次将出现的问题告诉孔生和摄像师傅们,然后一次又一次的解决。

  就单单这一场只有五个分镜的戏,从中午拍到下午用了五个小时都没拍出应该要有的效果。

  期间,摄像机的参数、灯光的调试、群演的走位……一直在变。

  面对未曾尝试且较为未知的事物,就需要这样一步一步来,等有了经验了,那一切好说。

  楚轩和刘艺妃予以理解,并不以拍摄进度太慢而感觉什么,反是兴致勃勃的在一直看着并学习着。

  就如此,《希望》的拍摄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反复学习和磨炼的困境,一连好几天皆是如此。

  但正如那句: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陌生的领域,大伙儿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摸索着。

  而外界,因《神雕》的再次播出,又将掀起一股热潮。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