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烤鱼

第(1/2)页

  “哇,好大一条鱼。”

  很快,孟依楠她们几个都跑到了对面的田里面,最先到的自然是王延泽,此时,那条差不多三斤的大黑鱼就在他手里扑腾呢。

  孟依楠和王延庆的眼睛都亮了亮,这鱼相对于那些小虾米来说,真的挺大了。

  倒是王延兵,之前一直皱着的眉毛终于舒展开来。

  原来大哥不抓那个红虾子是为了这条鱼,这么大条鱼,确实比红虾子值得抓。

  他眨了眨眼睛,看了看大哥。

  之前心中对大哥的那点点小情绪瞬间烟消云散。

  “小兵,快,把竹篓子拿过来。”

  王延泽抓起鱼,正好看到王延兵过来了,立刻冲他喊道。

  “哦,来了。”

  王延兵稚嫩的声音应了一声,脸上露出笑容,提着竹篓子噔噔噔地跑过来了。

  王延泽扒着竹篓子口往里看了一眼,皱了皱眉,继而又恢复平静,然后把鱼丟了进去。

  孟依楠对于他把鱼装篓子里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意见。

  原本就说好一起的。

  这是一条乌鱼,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也算很常见的一种鱼,却不好逮,滑不溜秋的。因为它没有鱼鳞,全身都是紧凑的肉,而且皮肤上还有黑色的花纹,看着就像一条短蛇,胆子小点的压根都不敢逮。

  孟依楠也怕蛇,但乌鱼她不怕。

  这种鱼她前世吃过不少,小时候母亲就喜欢去田里抓鱼,也很会抓,每年涨水都能有不错的收获。乌鱼、黄腊丁、鲫鱼、鲤鱼……都是常见的野生鱼,但一般都只有一斤多一点,这条算是比较大的了。

  而且这种鱼的口感那是真的不错啊,如果给鱼肉分类的话,乌鱼的肉质应该算上等偏下的,比草鱼还美味。

  “咱们去烤鱼吧。”

  孟依楠看着众人,俏生生地说道。

  “也好,走吧。”

  王延泽没有意见,点了点头,另外两个也没有意见。

  河沟子没必要去了,能逮的都逮得差不多了。

  “这就走了?”

  “没有东西了呗。”

  “说的也是。”

  孟依楠她们走了,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大家都觉得这回只涨了一点点水,应该没什么好东西。

  谁都没想到,这几个小娃子居然逮到了一条不小的乌鱼。

  要知道这个时期物资那是异常的紧缺,很多人家一年到头扎在地里,也只能吃个半饱而已。至于肉,那就更是稀罕物了,养一头猪到了能分到一两斤就算不错的了,别看猪都养在自家院里,那可都是集体财产,交掉任务之后要全村一起分的。

  想多吃点,行啊,要肉票,农村人基本上都没有票的,到了城里也买不到。

  鸡鸭鱼这些有机会倒是能吃到,可鸡鸭都是财神爷,没有人舍得吃,鱼虽然能在田里逮到,也要运气好才行,市场上也都是供不应求的。尤其是乌鱼,这种东西可是比鲫鱼还营养,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因为没人卖。

  记得前世的时候,有一回老妈逮到两条个头还不错的乌鱼,邻居家花高价来买,说是给家里的孕妇补身体,老妈原本都松口了,最后还是没卖,舍不得啊,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

  王延泽算是把黄桷树村的大坡小山沟都跑熟了的,很快就带着她们来到一个没人的山沟子里面。

  王延泽负责处理鱼虾,孟依楠她们则四处去捡柴禾,山沟子最不缺的就是柴,很快就捡了一大堆。

  王延泽掏出火柴,用刚才经过晒场时顺的稻草引燃了火,很快就把火堆弄起来了。

  手法极其熟练,一看就知道这家伙儿没少干这种事。

  那条所有人都在垂涎的乌鱼被他穿在棍子上,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孟依楠觉得这样一个个弄实在是太慢了,想了想还是开口道:“虾要烤吗,烤的话我给弄出来。”

  说着还侧头望了眼旁边的竹篓子。

  “你会弄?”

  王延泽挑眉。

  “你觉得我不吃家里一粒米,是怎么活到现在的?”孟依楠笑眯眯地问道。

  王延泽了然,但心中却不乏有些愧疚,他虽然也时不时会接济倒霉蛋,但那些东西毕竟有限,而且也有他照顾不到的时候。

  再说了,倒霉蛋不是经常会在外面找东西吃嘛,田虾这种大路货到处都是,倒霉蛋吃过也正常。

  于是点了点头。

  至于另外两个,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