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祈雨

第(1/2)页

“兹事体大,我等一同前往面君,两位阁老意下如何?”虽然吴懿是用商量的语气,但现在他是内阁首辅,他拍板的事情,少有被反驳的。

        这次也一样,温亭暄和林阁老都没有说什么,便同意了吴懿的提议。

        奏本当然是不会给皇帝看的,只说是悍匪挟持百姓,攻破了官府。

        皇帝当然还在西苑,这么多年来皇帝就没挪过窝,接见大臣也是在万寿宫。皇帝一如往常穿着棉袍,倒是显得吴懿三人穿得有些凉快了。

        坐在龙座上的乾元帝神色未明,陪坐在一旁的白仪沅心里转了起来。川陕两地一向平静,以往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悍匪出没,更何况庆阳府位于两省相交之地,若是有匪徒流窜,也打不了那么远。如此看来,只怕是其中有蹊跷了。

        白仪沅端详着吴懿和温亭暄的神色,只见两人脸上看不出丝毫端倪,不愧是浸淫朝堂几十载的人物。

        乾元帝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并没有点破而已。

        “剿。”

        许久,只听皇帝不轻不重地说了这么一句。

        吴懿三人跪倒:“臣等遵旨!”只要皇帝发了话,无论是什么命令,都让内阁松了一口气。这是皇帝的命令,以后哪怕出了问题,皇帝就是想甩锅,也要掂量下。

        “皇上,该派何人剿匪,请皇上圣意天裁。”朝中武将不少,派何人前往剿匪,是要好好商议一番。这做得好了自然少不了好处,可要是拿捏不好其中的分寸,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皇帝半晌无语,只是手指指向了西边儿。

        吴懿顿时明白,“臣明白。”

        西平侯宋元武,担着从一品骠骑将军的职,祖上以军功起家,是少数从开国一直承袭到如今的世家了。西平侯本人武力过人,又和皇室有点儿沾亲带故的关系,祖上曾经尚过一位公主,只不过如今公主的那支早已没落,空担着皇室亲戚的名号罢了。

        用西平侯作为剿匪的主将,是再合适不过了,就算日后有了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也就好糊弄了。

        对于皇帝指派的这个人选,吴懿和温亭暄都很满意。宋元武不属于任何一派,是一个“孤臣”。

        “让户部尽快筹措军饷,发往前线吧。”皇帝难得说了这么长一段话,吴懿刚要搭话,就发现皇帝转而又闭上了眼睛。吴懿只能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皇帝没那个兴致听,他就不必多嘴了。

        就在万寿宫,吴懿很快就拟好了旨意,由季平呈给皇帝。

        乾元帝看了足足一刻钟,然后把圣旨递给了旁边的白仪沅。

        吴懿脸上一下子就出了冷汗,皇帝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哪里出了什么差错?照理皇帝看过没什么问题就会让司礼监批红,季平盖上皇帝印玺就能生效。如今递给旁边的五公主是什么意思?总不能是顺手吧。

        白仪沅心里也不明白皇帝这是怎么了,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只怕是这旨意拟得不合他老人家心意了。

        很自然地接过圣旨一看,白仪沅联系皇帝之前的手势,心里大概有了猜测,这西边儿可不止西平侯宋元武一个人。

        一息之后,只听白仪沅说道:“四皇兄也在西山大营,不若便让四皇兄跟着西平侯一道,大小也是个历练。”白仪沅这话可不是张口就来,大殷的军队系统里,就数宋元武手下的西山大营和东边的抗倭军以及镇守云贵的卫家军最能打。有宋元武护着,晋王不会有事的。

        再者这也是皇帝的意思,虽然不清楚为什么皇帝要把儿子派到前线去,不过端王已经去了江南筹粮赈灾,剩下一个成年的儿子干脆也派出去溜溜,谁让天意难测呢。

        白仪沅能想到的首辅吴懿自然也就想到了,一看皇帝那个样子,就知道公主说准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装模作样地摇了摇头,唱了一句,“善!”

        吴懿这才准备重新拟旨,就听皇帝又说了一个字。

        “抚。”

        皇帝的话极短,但是殿内的人都听到了,吴懿拿着朱笔的动作停了一会儿,旋即又面色如常地动了起来。皇帝的心思难猜,刚才说了剿这会儿又说抚,当大臣的自然要体贴圣意,不论皇帝是不是忘了还是临时改了主意,这个时候都不要去问。这就是吴懿能斗倒虞宏邈的原因,时刻谨记不要多嘴。

        这次的圣旨皇帝并没有说什么,看完之后就让季平盖了印,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