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命数

第(2/2)页

面子多了。

        “前日因是帝君恩德感动上天,这一炉丹药特别顺畅,品相也比之前的要好上不少,请帝君御览。”玉虚子说着,季平把木盒打开,只见里面的明黄色绸缎上放着大小均等的二十余枚丹药,正好是皇帝一个半月的量。

        丹药大小如同东珠一般,泛着明红色的光泽,似朱砂一般鲜红。果真如玉虚子所说,品相比之前的要好上不少。

        皇帝看了片刻之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旋即又念叨了几句什么,张口道:“赐。”

        白仪沅与玉虚子又打了一个稽首:“谢仁寿帝君。”

        季平取了两枚丹药出来,奉到白仪沅和玉虚子面前,皇帝也从木盒中取出一粒。三人同时将丹药送入腹中,脸上俱是泛起一阵红光,片刻后脸色复归平静。

        随后三人又论道了大半个时辰,白仪沅这才出了万寿宫。和玉虚子分道扬镳之后,白仪沅转身就回了自己的居所。

        白仪沅并不和皇帝一起住在西苑,她这个时候还没有受禄,自然不能算是正统修道。玉虚子又说不能折了白仪沅的天分,所以皇帝让白仪沅仍旧居住在后宫里。

        等白仪沅回到宫里,留着看家的曲翘便走了上来。“殿下,半个时辰前,许淑妃请您过启祥宫一叙。”许淑妃算准了白仪沅半个时辰前会回宫,但是没有料到玉虚子今日出关,白仪沅又在皇帝那里留了大半个时辰,故而派来请白仪沅的宫女没有等到正主,只留了话。

        白仪沅精神正好,便对曲翘说道:“随本宫去启祥宫见许娘娘。”其实白仪沅心里能够猜到淑妃请她过去是为了什么。

        嘉善公主去年及笄、出宫开府,今年已经十六了。说是十六,但是许淑妃是按十七算的。皇家的公主就算再尊贵,也没有留到十七、八不嫁的道理。

        许淑妃这是为女儿的婚事着急了。

        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嘉善公主及笄那年云南闹匪患,国库有些吃紧,还是许淑妃自掏腰包,才没让女儿的及笄礼过于简朴。许淑妃前面夭折过一个女儿,对嘉善公主自然是百般疼爱,即使当时的许家家主也反对大办,愣是被许淑妃摔了一套前朝的青瓷茶具给唬住了。

        今年又是川陕大旱,如果再不早早定下女儿的婚事,只怕这后面还有得拖,真拖到年岁大了,哪家还愿意再娶。许淑妃不想女儿低嫁,自然要提前谋算。而现如今能够影响到皇帝决策的人,白仪沅便是许淑妃唯一的选择了。

        到了启祥宫,等在宫外的宫女一见白仪沅就大声唱道:“奴婢参见公主殿下!”声音之大,差点没把白仪沅从凤驾上吓下来。这是在给宫里的人传话呢,说白仪沅到了。如今在宫里有这排场的公主,除了白仪沅不做他想。

        果然,等白仪沅刚跨过宫门,就见一位宫装妇人迎了上来。

        许淑妃不似沈贵妃那般明媚,也不是罗嫔那般温顺,虽然容貌说不上绝美,但是自有一股柔和的气质。这和其身后传承悠久的世家积淀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这便是世家的底蕴。

        “劳娘娘久候,倒是仪沅的不是了。”白仪沅对待哪个妃嫔都是一碗水端平,并不刻意针对谁,也不刻意讨好谁。若说几年前的白仪沅默默无闻,现在上赶着讨好白仪沅的人可以从万寿宫排到正德门。

        “哪里的话,仪沅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话从许淑妃嘴里说出来,人听着就是多了一分真诚,少了一分刻意。真不愧是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儿,行事举止都自由体统。

        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世家和勋贵的些许差别了。世家出身的许淑妃更加含蓄内敛,而勋贵出身的沈贵妃手段也是不缺,而性格比许淑妃来说更多了几分张扬。

        白仪沅感慨皇帝的后宫真是各有千秋,可惜皇帝都不睁眼看,只是一心修道,白瞎了这么多的美人儿。

        许淑妃和白仪沅并排走入殿内,让心腹宫女奉茶,“许久未见公主殿下,比之从前却是大不一样,这日子过得可真快。”许淑妃眉眼含笑,这话里的意思却透着不同寻常。

        “都说女大十八变,嘉善皇姐去年及笄,今年针线局做的衣裳就比往年大了一号。”白仪沅脸上也满是笑意,好似真的只是和许淑妃拉家常。

        许淑妃脸色未变,眼底的神色却深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