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第(1/2)页

春雷乍响,水暖雪化,绵绵细雨润物无声。

        长安城中大大小小的人家也热闹起来,踏青游乐,聚众宴饮。但这热闹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比如说谢家。

        这里也是高门府第,奈何独子从小体弱,不仅身体不好,脑子也不太清楚,说得不客气些,确实是貌似痴愚,听说这怪病从他小时候就有,如今过了二十余年了,还是久治不愈,太医都束手无策,也难为他父母,这么多年了还四处寻医问药,从未放弃。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近年来在北地有一位声名鹊起的年轻医者,名叫陆归鸿,别看年纪轻轻,已经是远负盛名的大夫了。

        他生在一片不毛之地,那里许多人都曾生过古怪的病,他的亲生姐姐也不例外,据说是身上长满了一种无人知晓的毒疮,终日卧床不起,不能见光,多亏陆大夫妙手回春,这些人后来不仅容貌恢复如常,正常的吃饭行走都没什么问题了。

        有名头在身,旁人都不得不信他几分,可谢家的情况委实不同寻常,病了二十余年的人,若能治好早就治好了,接这种活费力不讨好,在外人眼里看来,无异于自砸招牌。可医者悬壶济世,从没有回避疑难杂症的道理。

        陆归鸿事事上心,为了方便看诊,甚至在谢府住了些日子,事无巨细地亲自照顾。依他看来,这病也不是无药可救。谢公子身体虚弱,药方里必须要有一味符合药性,同时非常名贵的药材。

        他派身边的药童去街上打探,这药童年纪很小,出门的时候兴致勃勃,回来的时候生了一肚子气,加上一路跑得也累了,回来之后什么话都没说,先是喝了四五碗茶。

        陆归鸿一问,小药童才絮絮说来,这城里的药铺根本没什么好东西,价钱倒是一个比一个贵。

        谢遥的病需要的是一种名叫百年血灵芝的药材,陆归鸿他们之前经常去医者聚集的药乡买药,那里多是识货的行家,市面上的东西都物美价廉,也不好掺假。就算有,法子也会刁钻些,像是这此所需的百年血灵芝,最多也就拿七八十年的充数,再找些花草汁液涂红了卖,半真半假,就算买亏了,也差不了太多。

        可到了这里事情就完全相反了,有钱人太多,又不识货又好骗,冒牌货连装都懒得装,直接这样摆在店里,立个牌子明码标价,说不定还会遇见几家争抢,顺势抬高了价钱,只可能更贵,绝不会低,真是好不要脸。

        陆归鸿含笑劝他,皇城帝都树大根深,势力盘根错节,不好招惹,他这么认真,把自己气个半死,人家生意照做,铺子照开,实在是没有必要。

        可随后看这个小药童的样子,倒也不算是特别生气,果然,他笑了笑,之后就神神秘秘拿出包裹来。

        陆归鸿当时派他出去,主要是让这孩子去探探情况,根本没给他多少钱,所以也不指望他能买回来什么东西,可当他接过包裹又打开,看清了里面的东西时,也是吃了一惊,忙问他从哪得来的。

        小药童伸手向门外指了指,“我看见的时候,它就放在门口。”

        陆归鸿一时无言,反复看了好几遍,又将药材包好,陷入沉思。

        此物名为寄香昙华,比他需要的那味药材还要好上百倍。东西是好东西,可是这样来历不明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用。

        若是手头没有病人,这药被平白无故送到他药庐门口,他绝不会要。可是此情此景,陆归鸿却觉得未必是冲着他来的。那位谢大人破过无数大案要案,帮了那么多人沉冤昭雪,许多侠义之士有恩必报,又为人低调,不喜留名,如今有一个能帮他的机会摆在面前,正是报答的好机会。

        如此这般,也算是谢公子的福源吧。而且看他的父母亲人那么着急,日渐苍老,陆归鸿也想早些治好他的病。

        所以他便不再犹豫,将那奇香昙华入药,可他刚刚熬好了药,谢遥又刚刚服下,就又有人上门理论了。

        他匆匆出门去看,好在他们倒不是什么无故生事的地痞无赖,话说回来,如果真是,只怕也没那么大胆子上谢家的门。

        谢家家主是六扇门总捕,半生破案无数,面对的多是些穷凶极恶之辈,如果有人找他的晦气,八成是嫌命太长了。

        这几个人都是年纪不大,小有名气的门派新秀,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三言两语,十分恭敬的说清来意。

        原来他们门中十几年前丢了东西,今日路过谢府门前时恰好看见有一个布包,就那么半敞开着被丢在门口,只不过不敢相认,等他们叫来师兄师姐一同查看时,才发现那布包已经不见了。

        如果去问府中诸人,只怕也是一问三不知,还是陆归鸿上前,向两方说明了缘由,说来也怪自己太着急了,不知来历的东西,没有问清楚就自己做主取用了。

        他此话一出,谢家和七星派都有些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已经服下的东西,又不可能再吐出来。医者父母心,陆归鸿也是救人心切,谢家又怎能怪他,或许只差一两个时辰,爱子就再难得救了。

        谢夫人甚至觉得有些庆幸,又觉得有些奇怪,这些事情未免太过巧合,怕不是另有阴谋,可看着那几个年轻人的模样和谈吐,也不像是故意设局,有所图谋的人,她问:“你们门中十几年前丢的东西,现在还记得?”

        七星派弟子信誓旦旦:“当然!那可是镇派之宝,别说才丢了十几年,一百年两百年都未必会忘。”

        谢瑾眉头紧促,人生百年,十几年算不上短,也没有那么长。更何况人与人的牵扯绝非只有同辈间的事,父子师徒,甚至牵扯到爷孙辈的旧怨也多的是,他办了这么多年的案,这种时隔多年的也不少,从偷盗杀人到□□掳掠全都见过,不想今日居然牵扯到了自己家。

        几个七星派的弟子也面面相觑,谢瑾美名在外,他儿子的故事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么好的人家,落上这样的事,也实在令人唏嘘。

        这几个年轻人出身正派,也有些侠义心肠,不忍为了几件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