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半缘君8

第(1/2)页

五月,派去河东和陇右的使臣相继回朝,均言突厥意欲挑起战端,宣政殿内,皇帝道:“河东似有不平之意,而陇右安居多年不曾出战,看似也不愿大动干戈,众卿可有良策?”

        徐祯道:“郭怀戍卫陇右多年,只需陛下一道旨意,他定会义不容辞率军前往突厥。”

        齐运冷笑:“郭怀都一大把年纪了,就算让他上了战场,又顶什么用?”

        徐祯淡然道:“其次子郭崇年少有为,骁勇善战,乃郭怀的左膀右臂,若使其当阵迎战,必可以一敌十。”

        皇帝大喜:“那便封郭怀为安西大都护兼四镇节度使,率其子郭崇平定边防战乱。”

        齐运见状,也上奏道:“突厥势大,光一个陇右远远不够,河东丁濡前段日子病殁,其子丁初尧袭承其父爵位,陛下可派人安抚慰问,再遣使降旨使其发兵突厥。”

        “不错,”皇帝道:“那众爱卿谁愿前往河东陇右?”

        秦茂德上前一步道:“听闻国公子徐郎与陇右郭崇一贯交好,可遣之前往陇右。”

        徐祯抢道:“犬子年轻,不堪重任,臣愿赍捧丹诏前往陇右为陛下降旨。”

        皇帝笑道:“徐卿何必轻视爱子,那郭怀多年不曾入朝,多份关系岂不是多一份忠心?便擢徐郎为骑都尉,与徐卿一道前往陇右。”

        秦茂德见状,俯首道:“既如此,臣愿前往河东为陛下分忧。”

        皇帝大喜:“擢秦卿为中州刺史,择日前往河东颁旨降诏。”

        从大殿出来,徐祯却并没有得赏厚禄的喜悦,齐运在他身侧道:“贺喜徐公爱子加官封赏。”

        徐祯眼里闪过一丝冷意,表面却是淡笑:“犬子愚钝,都是圣人抬爱。”

        齐运却道:“诶,徐公此言差矣,徐郎一表人才,惊才风逸,便要多磨砺才能愈加沉稳练达。”

        徐祯笑叹:“犬子回长安已有两年,只怕于陇右并无什么用处,实乃让人担忧,唯恐负了圣人美意。”

        齐运道:“听闻徐郎与温家女儿走得极近,怕是丽姝在怀舍不下?”

        徐祯脸色骤变:“这玩笑开不得,北笙与温姑娘举止有礼,萍水交往,绝不是外人传言那般。”

        齐运笑道:“某前日在昌乐坊都看见了,徐郎在亭中抱着佳人软语温存,只是隔着雨帘看不见怀中女子花容,从那身姿看来,想必定是不俗。”

        徐祯双瞳紧缩,缓了缓道:“温姑娘是名门闺秀,绝不会做出有辱家门之事,必是北笙在外胡闹。”

        齐运道:“国公所言有理,某也这般想,听闻温家姑娘因为徐郎茶饭不思,想必也是为了此事伤心。”

        徐祯不欲再和他纠缠,匆匆别过后回了府邸。

        这场春雨连绵下了五日,似乎是要赶在初夏来临前让所有人记住这个不同寻常的春日。

        绘栀进来时,秦玉皎刚沐浴过,柔软洁白的寝衣服帖在她娇软的身躯上,勾勒出玲珑美好的曲线,不知是不是她长了一岁的原因,这几日她安静不少,此刻正拿着本琴谱看得认真。

        见她进来,秦玉皎调整了一下姿势道:“你出去盯着些阿落,不许它去雨里疯跑,更不要让它在水里玩闹。”

        绘栀应了,将壶放在榻边的几案上道:“奴方才出去时,听人说郎君升官了呢,似乎是做了个什么骑都尉的。”

        秦玉皎眼尾韵着笑意,望着她道:“这不是好事么,怎么你却不像说好消息的样子?”

        绘栀拧眉道:“奴还听到一件事,传言前几日郎君在坊外亭子里与一个女子幽会被人看见,并且还说与了郎主,郎主这会正训诫郎君呢。”

        秦玉皎心中一抖,手上的琴谱应声落地。

        偏厅里,徐北笙立在下首正听训诫,徐祯沉声道:“你与那温家姑娘是怎么一回事?你若是喜欢,我也可替你禀明圣上求道旨意做了这媒,若是无事,就不该空做副样子。”

        徐北笙忙道:“儿子没有,我与温姑娘绝对清白,并无任何越矩牵连。”

        “那就是平康坊的伎子了?”徐祯望着他叹道:“平日去喝喝酒就罢,莫要与乐伎牵扯不清,以免将来娶了正房太太,对人家不公。”

        徐北笙自然不敢将实情和盘托出,只得沉声应是。

        “此次皇上亲下旨意,要你同我一道去陇右面见郭怀父子,你回去收拾行囊,明日便要启程。”

        “是。”

        夜里,秦玉皎翻来覆去不能入睡。阿落在院子玩得累了,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