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80章

第(1/2)页

“老师,新年好,师公、哥哥、姐姐新年好。”大年初三,姜媛丹的几个学生相约着过来拜年。

        余澜秋平时有自己的事做,不怎么回老宅,公婆也不太管他们,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忙碌得很,所以,尽管知道婆婆跟学生们关系融洽,她只以为最多就教师节那天学生们约着给老师过节,没想到过年这样重要的日子还有人特意过来拜年的。

        好在也用不上她来招呼客人,有长辈在这种人情往来自然有人出面,何况这些都还是学生呢。大家又是天天见面的关系,学生们也不讲究虚礼,一进来各自打个招呼就坐下吃东西的吃东西,帮忙泡茶的泡茶,跑楼上娱乐室玩的跑娱乐室。

        然后,这一批还没走,罗教授的学生的到了,这可都是高学历人才,个个打扮得帅气/靓丽,待人更礼貌周到,有两个一看就是脑子灵活的,估计是边读研边做事业,一上来就抱着罗少卿拍了拍,余澜秋看着有些眼熟,应该是生意场上遇到过的朋友。

        对方跟罗少卿打完招呼,还矜持地对站旁边的余澜秋叫了声“嫂子”。余澜秋顿了顿,倒不是因为对方年龄比罗少卿大,叫她嫂子不太对,而是她没想起来具体在哪里见过对方。

        她近几个月跟着罗先生出入了好几个晚会,囫囵吞枣地见了好几批人。她有点儿脸盲(大概路痴都有脸盲的属性),再加上一下子见得太多,有些只见了一次,她就不太记得住了。

        不过,余澜秋还是端得住的,不会让人意识到自己没被认出来,这不是有罗先生嘛,她跟着喊就成了。何况,他们主要是来看自己老师的,见罗少卿就是顺便。所以,打完招呼他们就找罗教授去了。

        罗少军老婆是个演员,年节就是这个职业最忙的时候,到处赶通告,春节这几天他跑老婆那边探班去了。老宅的帮佣都回家过节了,一年就这么几天松快一下,姜老师罗教授人都还年轻,一放假就闲下来了,干脆就给他们放了大半个月的假。

        所以,除夕那天开始,帮佣们陆陆续续离开,老宅一下子空下来。罗少卿想着老宅地方太大,人一少就空荡荡的,弟弟又不着家,怕父母寂寞,手一挥就给观澜山庄的人放了假,提前带着老婆回老宅。

        因为厨房的做饭的佣人不在,姜老师不会煮饭,罗教授只会吃,所以除夕这天倒成了余澜秋大显身手的日子。她有六七年的餐饮经验,又有丰富的阅历,平时虽然不显山不显水的,重要的日子一上手就显出特别来了。

        好家伙,要不是念着家里就四个人,做太多的到时吃剩菜剩饭不好,摆上来的菜能把饭厅里的用来招呼客人的大圆桌摆满。姜老师只听罗少卿提起过一次说余澜秋会做菜,只以为是他情人眼里出西施,没想到她的会是这个会。

        别说姜老师惊讶,就是罗教授都等着他那双跟罗少卿相似的大眼睛,啧啧称奇,甚至还破天荒地发了个朋友圈。要知道像罗教授这样严肃死板的人,朋友圈都是些高深莫测的学术研讨、科学文献之类的东西,突然见发了张各类美食这么贴地气的照片,再一联想今天这么特殊的日子,关注他的就猜到这是他们一家的年夜饭。

        除夕这天,朋友圈到处都是晒家里年夜饭的,罗教授这照片倒不算突兀,就是那上面的菜色也忒丰富了点儿。罗家是北方人,祖上后来才搬迁到深城扎根,日常偏重口,桌上的菜色更注重份量,但余澜秋家是地道的本地人,她擅长的是南方菜。

        加上深城近海,余澜秋见家里有鲜活的海鲜,这些食物放冰箱放几天就失去原先的味道了,所以,除了考虑到罗家人口味,做了几道北方菜,她认认真真的做了十多道本地特色菜,主打海鲜。

        最近海鲜价钱炒的多高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余澜秋一上来就做了十几道,煎炸炆炖各种手法用了一遍,要不是精力有限又顾忌着吃不完,她都能做个海鲜主打的简约版的满汉全席。罗家亲戚看到这张照片,纷纷骂罗教授不做人,就为了馋他们,竟然下这么大的血本。

        罗教授认为自己冤枉,大儿媳说本地人吃海鲜多是清蒸、白灼、水煮,吃的是“鲜”,她怕大家吃不惯,才用本地酒席的做法,大部分做的都是改良版的重口菜。

        罗教授感动于她的心意,本着炫耀的心思,就学着他的那些女学生的做法,吃饭朋友圈先吃,咔咔咔拍了大半天照片。拍完后,让儿子给他合成了一张合照,这才暗搓搓地发上去。

        因为余澜秋的这一手,跟进来的姜老师看着眼馋,自己也试着做了两道。然后,到吃的时候,嗯……怎么说呢,当年罗少卿兄弟俩还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