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烈日要塞(一)

第(1/2)页

  “轰……”伴随着一声巨响,一团橘黄色的火焰从炮口中喷出,呼啸的炮弹从空中划过,炮管迅速后退,随后在炮架的作用下迅速复位,炮尾打开,一个黄铜弹壳被抛出。

  一秒钟后,炮弹在远处正在渡河的德军人群中爆炸,弹着点附近十几名德军士兵飞上了天空。随后,烈日要塞邦塞勒炮台内,一名炮手将一发120mm炮弹送入炮膛,随后闭锁,再次激发!

  “轰……轰……轰……”随着烈日要塞东部四个炮台的比利时军队相继开炮,隆隆炮响声中,正在渡过默兹河的德军猝不及防,纷纷落水,一时间死伤无数。

  德军指挥官艾米赫见状大怒,一面命德军继续渡河进攻,一面调来200门大炮向列日要塞的各炮台轰击。

  立时,默兹河两岸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双方进行了激烈的炮战与攻防战。

  列日要塞的每座炮台,都由钢筋混凝土整体浇铸而成,极其坚固,德军的炮弹打在炮台上,只是冒一道烟,对炮台毫发无损。

  而比利时守军,早就对炮台周围的地形进行了精密的测量,德军的野战阵地就在比利时炮兵标尺范围内。

  结果,比利时军队的大炮射击极为准确,给德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轰……轰……轰……”比军一发发炸弹爆炸后产生的火焰和烟柱,迅速覆盖了德军火炮阵地,在硝烟和不断传来的爆炸声中,德军一门门火炮被迅速还原成了一堆废铁。

  交战仅仅五分钟,默兹河两岸,就堆满了德军士兵的尸体,岩石间血肉横飞,到处是嘶哑的喊声和痛苦的**声。

  德军的炮火不能给炮台内的比利时军队带来一丝一毫的伤害,而己方的进攻部队,却完全裸露在空地上,密集地暴露在比军的炮火打击范围之内,比军每颗炮弹都能造成惊人的伤亡。

  双方一直打到日落西山,德军付出惨重牺牲,列日要塞的各炮台安然无恙。傍晚,德军在列日城北面渡过马斯河,在列日城东面和南面,双方还在相持。

  ……

  大战爆发,德国的“施里芬计划”立即启动。

  在与法国接壤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德国总参谋部布置了两支部队,另有两支指向卢森堡,再有三支驻扎在与比利时接壤的狭窄地带。

  除与法国接壤处的两支驻军为防守,其余五支部队作为“施里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穿过比利时,绕行攻击法国东北部之后,取道向南攻击巴黎。

  这其中,最北面的两支部队:共计拥有58万人,及1700门炮的亚历山大·冯·克卢克将军的第一集团军,和卡尔·冯·布罗将军领导的第二集团军,负责最先通过比利时。

  1914年8月1日,德国进行战争总动员,8月1日夜,数万名德军士兵,未等动员完毕,也未及宣战,就沿着贯穿卢森堡南北的铁路线向卢森堡快速挺进。

  他们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一举吞并了卢森堡大公国,德军的目的是控制那里的铁路线,为其在西线的调动和补给提供便利,为入侵比利时做好准备。

  被称为“北方直布罗陀”的卢森堡,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这个弱小的国家,在一战爆发时,只有几百人的部队。

  卢森堡女大公玛丽,下令卢森堡军队不要抵抗,因为这毫无用处,只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甚至可能会引发德国的报复行动。

  “施里芬计划”的核心思想,是集中大量的兵力在右翼,首先蹂躏卢森堡与比利时的中立,继而展开广泛的扫荡,经由逆时针“扫”遍法国全境。

  力争六周之内攻陷巴黎,再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把全部陆军力量运往东线,指向俄国。

  因为德国人相信,德军的动员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