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袁绍崛起(5K)

第(2/2)页

功挫动公孙瓒的锐气,阻止住其进逼冀州的步伐。”

  李风点头,事实也确如赵云所说。

  此战之后,袁绍获得喘息之机,改变了公孙强袁弱的军事格局,打破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双方整体开始形成均势。

  “幽州可有消息?”李风忽然问道。

  “没有,主公仍稳坐幽州,按兵不动,静观二虎相争。”

  李风微微点头,虽然之前大哥已经表态过要保持中立,但在看到冀州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能忍住不动手,绝非常人能做到的。

  当一个人手里拥有五十万大军的时候,总会想着干点什么。

  只要一想到催军南下,就有很大几率横扫冀州,平趟袁绍和公孙瓒,进而全据冀州,是个人都会按耐不住。

  但大哥刘备居然忍住了!

  收回发散的思绪,李风瞥了远处气鼓鼓的曹歆一眼,决定考一考赵云。随着天下形势的发展,一名将领光有勇武已经不太够了,还得有高超的军事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单独统领一军,而这两样正是以前的赵云所欠缺的。

  “子龙,你觉得幽州军此时南下如何?”

  赵云想了想,很平静的说道:“我以为不可南下,理由有三。其一,目前袁绍与公孙瓒投入战场的总兵力已达到四十万之多,尚未分出胜负,主公此时出手,时机稍早了一些。”

  “其二,因去年前年讨伐董卓,耗费了我幽州大量粮食储备,大量青壮随军运输粮草,对农耕的影响非常大,若此时挥军南下,只怕又要经历许久战事,等平定冀州之日,便是幽州内忧民怨爆发之时。”

  “其三,袁绍和公孙瓒并非乌桓,扶余、高句丽之流,其麾下能人辈出,平定冀州,绝不会像平定周边外族那般轻松,即使平定,只怕也要付出惨重代价。”

  “是以,等袁绍和公孙瓒决出胜负,一方彻底击败另一方的时候,再出手为最好。”

  “子龙说得在理啊..”

  李风又瞥了曹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那以子龙之见,接下来冀州形势会如何演变?”

  “这个…”赵云低头沉思起来。

  曹歆暗暗气恼,李风这哪是考校赵云,这是在她面前耀武扬威,彰显武力。

  哼~幽州有五十万兵马了不起啊,我父亲以后一定也会有的!!

  “啪嗒,啪嗒,啪嗒~”

  月读和夜姬站在房顶上,忙着把漏雨之处的瓦片拆下来,再抹上红泥,把崭新的瓦片装上去,排列整齐。

  夜姬顺着木梯上来回攀爬上下,将瓦片一块块往上运送,走动间,风情万种。

  底下一群老头一边帮忙和泥,一边瞪大了眼睛瞅着夜姬三女。

  此时正好处在农闲阶段,这些村民都闲来无事。

  李风便拜托他们帮忙修一修房子。

  不然每到晚上,头顶上大漏,下面小漏,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太烦人了。

  玛德!!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三个姑娘是真耐看啊。

  尤其是那个夜姬,咋可以长那么大?

  老头们羡慕嫉妒恨,本来李风新纳的夫人雲汐就已经是一个极品山村美妇了。

  那炸裂的身材,那勾魂的桃花眼随便一瞥。

  就能将人迷得神颠魂倒,不能自拔。

  三个女仆也是一个比一个得劲。

  光是站在那里,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动起来更是不得了,让他们这群五六十岁的老家伙都有些激动。

  一时间,村子里所有男子都闻讯前来围观三女的风采。

  隔壁的隔壁的隔壁土院子中。

  大春隔着院墙眺望着李风家房顶上的动静,搓着手往外走。

  一个虎背熊腰的村妇堵在门口,掐着腰,瞪大眼睛质问道:“大春,你要去干嘛?”

  “当然是去看美...咳咳,当然是去帮李大人修房子了!!”

  大春一脸理直气壮。

  “帮忙?你那猪脑袋会修房子?村里那么多人都去了,哪还用得到你。”

  大春收回外放的视线,转头看向自家婆娘。

  “你这是什么话?李大人收服猛虎,帮全村解决了隐患,要不是李大人,我们后山的果园,田地,全都废了。现在李大人要修房子,全村的男人的都去了,我能不去吗?”

  妇人张了张嘴,无言以对,悻悻然让开去路。

  大春昂首挺胸的出了门。

  一出门,便快步朝李风家里跑去。

  美女!美女!美女!!

  俺要看美女~

  嗷嗷嗷…

  ……

  另一边,冀州。

  且说袁绍击退了公孙瓒,引得胜之师西归。途经薄落津休整三军,并与众幕僚、部将设宴庆祝此战胜利。

  酒席上一片欢声笑语,洋溢着快活的气氛。

  袁绍频频举杯,胸中豪情万丈。

  心里暗暗想着。

  从今天起,他袁绍站起来了!

  再也没有人敢打他冀州的主意…

  谁来谁死!!

  正想着,一个传令兵急匆匆跑了进来。

  “报~主公,魏郡士兵反叛,联合黑山军首领于毒和…和冀州牧壶寿,占领邺城,杀掉太守栗成。贼军共有十几支部队,共计十万余人,现都已聚集在邺城之中。”

  “什么?!”

  闻听此讯,全场立时哗然。

  邺城是魏郡治所,也是整个冀州的核心城市,宴席上袁军众文武的家属大多住在邺城,当然也包括袁绍的家小。所以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席间众人纷纷惊恐失色,有的人甚至当场痛哭起来。

  袁绍心里也是惊慌万分,脸上却是镇定自若。

  “诸公!诸公勿惊,请听我一言!”

  就在袁绍打算与众人商议如何平叛,又有一个传令兵匆匆忙忙跑了进来。

  “报~主公及众文武的家属都已安然无事了。”

  “哦?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速将原委说来!!”

  袁绍大喜,真是人在地上坐,祸难自散,喜从天降啊。

  原来,黑山军十几支部队齐聚邺城,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中一支部队的首领叫陶升,这人原本是内黄县的小吏,内黄县与邺县同属魏郡,所以陶升此来邺城,也算是衣锦还乡。陶升带着自己的部队从西门进城后,立即把袁绍及主要官员的家属保护起来,不许黑山军其他人染指。然后陶升亲自一路将众家眷护送到斥丘县,确认这些人安全后,这才离去。

  众人恍然,纷纷击掌相庆。

  其实在界桥之战中黑山军就有参战,张燕派部将杜长助阵公孙瓒,被袁军击败,所以黑山军此次打着冀州牧壶寿的名义袭击邺城,本质上是界桥之战的延续,也是袁绍与朝廷、公孙瓒、黑山军三方争斗的延续。

  既然家属都已平安,袁绍并未急于攻打邺城。毕竟邺城城高池深,不易攻取。而黑山军本为草寇流民出身,惯于流动作战,并不会经营城池。

  数万人在邺城时间一长,得不到粮草补给,自然会在其各部首领带领下四下劫掠,以战养战。

  到那时,就可以各个击破了。

  袁绍率军赶到斥丘,顺势扎下营寨,然后上表朝廷,请封陶升为建义中郎将。

  前面说过,黑山军并不是农民军或者山贼土匪,名义上他们也是“官军”,黑山军首领张燕是先亲刘宏自任命的平难中郎将,在黑山军控制区拥有举荐孝廉的权力。而袁绍此次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就是要把陶升抬到张燕平级的地位上,除了回报陶升的恩情外,也有试图分化黑山军之意。

  不过,虽然袁绍稳住了局面,没有崩盘,但经此两役,冀州也彻底乱了套。

  黑山军、袁绍、公孙瓒三家势力,四五十万军队齐聚冀州地面,争夺愈发激烈。

  与此同时,幽州牧刘备则在安心收拢冀州因战乱逃亡幽州的百姓,大力发展经济,训练士卒。

  【刘备治下总人口699万…】

  【刘备治下城池:13座…】

  【刘备麾下武将:99人…】

  【刘备麾下兵马51万(33万汉军+18万外军)…】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