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异动的盛朝

第(1/2)页

  滨州的一切并未好转,这座曾经繁华热闹的海滨之城像是陷入了泥沼中一般,正在艰难挣扎。
当一个国度最重要的海防之城陷入危机时,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比如,战争。
最有可能攻打大乾的必然不是以海战著称的襄朝,襄朝迟恕与严绍川同顾执渊沈非念曾并肩作战,他们深知晏宗文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么可怖的阴影,而且襄朝国君就更不会对沈非念不利了。
于是,在这种时刻,盛朝的出兵就成了意料之中。
盛朝的君王已经很有些岁数了,相对于乾朝和襄朝两位年轻的国主,他的治国经验显得极为丰富,以君王角度来说,他怎么看都更为可靠些。
人们常常会对老者抱有更多的敬意,觉得他们在人世间行走的年岁多些,见识广些,智慧也就更足些,尤其这位老者还是一国之君。
这位年长足智的老者,在得知乾朝陷入了一场即将蔓延全国的疫情时,敏锐地嗅到了机会,于是在早朝上,提出了趁此机会攻下大乾的想法。
能征善战,穷兵黩武的盛朝,绝不肯放过这样的天赐良机。
朝臣们议论纷纷,个个摩拳擦掌,每一位将军都充满激情,请战出兵。
在一片群情高涨中,尉迟无戈没有出声。
他静静地看向文华公主。
文华公主也静静地立在那儿,一句话都不说,只是眼带嘲色地扫视着那些群情激动的臣子。
她的安静引起了老皇帝的注意,他伸出手指点了点文华公主:“芽儿,你怎么看?”
——他总是喜欢当着众人的面唤她的乳名,好像这样就能显得他有多偏爱这个出色的女儿,而老皇帝他骨子里的凉薄冷血文华公主她早有见识。
文华公主拢了拢身上华丽的衣裙,拱手回话:“儿臣但听父皇吩咐。”
老皇帝的眼皮已经耷拉下来了,脸上也散落着褐色的老人斑,但他的眼神依旧清明锐利,他用这双锐利的眼睛盯着文华公主,“芽儿可愿为国出战?”
文华公主微微咬牙,但面色不改,仍是拱手,“儿臣愿为大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皇帝往后仰了仰身子,笑着端详了文华公主一会儿,摆摆手退了朝。
回府的路上,尉迟无戈骑着马跟在文华公主的轿辇旁边,眉头紧皱不展,看上去心事重重。
文华公主挑开帘子看到他这副模样,不由得好笑:“得了,这副表情做什么?”
“此时攻打大乾,并非仁义之举,更不是好时机。”尉迟无戈说道,“殿下,陛下是不是糊涂了?”
“你当心掉脑袋。”文华公主嗔了他一眼,又靠在小窗上同他说道,“昨日那林婉不还来过吗?果如渊王爷所料,咱们这位父皇大人立刻就坐不住了。”
“那殿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能左右什么?父皇今日那话听着是在询问我的意见,可他早有决断,这场仗是躲不掉的。”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