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妖女沈非念,行巫蛊之术

第(1/2)页

  朝中要杀顾执渊的理由有很多个。
比如狡兔死,走狗烹。
比如功高震主。
比如拥兵自重不听王命。
比如顾执渊今日出门时先迈了左腿。
每一个理由都是充分成立的。
而真正促使所有人齐心协力下定杀心的理由是——
妖女沈非念,行巫蛊之术,怪力乱神祸害天下,渊王爷为妖女所惑,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当,诛之。
从南疆回朝的路很长,顾执渊走了很久。
在这很久的时间里,乾朝盛传着关于妖女沈非念的传说。
好事的说书人甚至编成了小故事,在天桥上茶馆里四处讲说换碎银几两。
穿街而过的孩童们结伴而行,呼朋唤友拍手掌,唱巫女当诛贼王不忠的歌谣。
艳名在外的歌姬会轻弹琵琶吟唱妖女那不存在的悲惨身世,博恩客一笑。
……
一个人口中有一千个沈非念的模样,但在所有的传闻里,无一例外的是,她是个罪孽滔天为害人间的妖怪。
口口相传之下,甚至有人将此番盛朝来犯的战事,也算在了沈非念的头上。
都怨这个妖怪出入人间,才引得世上战祸不断。
她是不幸的源头,苦难的征兆,悲剧的始端。
若非是妖物,怎么能夺魂摄魄取人性命?
黄雯他们甚至还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就陷入了这场他们难以置信的口诛笔伐里。
就像是不想让沈非念太早面对这一切,他们一路都走得很慢,好像只要这样,就能将那些无端的恶意隔绝起来,不被她听见。
于是朝中的傅老拖着一副残躯,在京中四处游说,试图说服那些处心积虑要置顾执渊和沈非念于死地的人,让他们睁开眼看看,看看此刻乾朝的安宁和胜利是由谁得来。
可谁会听呢?
他们早就想顾执渊死了,终于等到这样的天赐良机岂会放过?
于是风烛残年的傅鸿儒问天子顾雁礼,陛下呢,陛下是否也觉得,顾执渊当死?
顾雁礼对这个在城墙扶了自己一把,对自己说“站稳站直”的老人家,充满了敬佩,也充满了愧疚。
民意倒逼,群臣死谏,军中哗然。
哪怕他贵为天子,如此沸反盈天的舆论,也早已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傅鸿儒还能做什么呢?
面对这个荒诞可笑的局面,他还能做什么?
他无法改变这一切,也无法抵挡所有恶意,他已经很老了,老得连骨头都啃不动,老得半截身子埋进了黄土,老得什么也改变不了。
他最后能做的,无非是,送顾执渊一程。
傅鸿儒也算是看着顾执渊长大,如何能不知道,真将顾执渊逼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若他真的是个忠君之臣,他应该要提醒那位年轻得有些愚蠢的帝王。
但他没有。
他看着长大的孩子隐忍了半辈子了,是时候撒野疯狂一番。
……
宫墙以内,一身便衣常服的顾雁礼正在御花园里教小皇子蹒跚学步。
“肃儿,过来父皇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