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电池

  “嗯?”秦汉眼神发光,表现出了明确的兴趣,“能具体说说么?”
感受到了秦汉真切的好奇,陈春的第一反应有些高兴,这种高兴大概类似于跟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朋友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致和认可会给人带来的高兴。
但陈春很快又展现出了一个微妙的担忧,这种担忧大概是源于,他突然意识到,秦汉开的也是科技公司。
不过这种担忧看起来还是占比不大,因为陈春快速调节情绪后,回答了秦汉的问题,“那我稍微提一点关于电池的历史吧。
业内公认的电池的诞生,要追溯到1836年的丹尼尔电池,之后,铅酸电池,氧化银电池陆续出现,到1888年,电池开启了商品化。
之后,1899年的镍-镉电池和1901年代镍-铁电池加速了电池的发展,使得电池进入了第一个商业黄金年代。
然而20世纪后,电池的发现陷入了瓶颈期,这个瓶颈期足足长达了五十年之久。
一直到重负荷应用需求的出现,各个国家为了满足重负荷需求,在电池方面投入了大量了的研发资金,并且开始向碱性锌锰电池方向发展,并于151年实现了镍-镉电池的密封化。
而五十年代后,工业发展的历史方向秦总应该很清楚吧。”
“从工业和重工业想民用和轻工业转移。”秦汉顺着陈春的问题回答了他的电话。
陈春点了点头,“没错,所以镍-镉电池虽然在20世纪初就实现了商品化,也迎来了第一个商业黄金年代。
但真正的爆发,其实就是最近,从70年代中期开始的,尤其是这几年,镍-镉电池在民用和轻工业领域的发展,是指数级的爆发规模。
那些镍-镉电池厂家,现在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
并且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这个爆发的趋势还在延续。”
“所以陈总现在的目标,是镍-镉电池?”
“是,也不是。”陈春有些神秘的一笑,“镍-镉电池,可以说是我现在想要开始的一个方向。
至于原因,刚才也说了,这个市场正处在爆发期,更重要的是,当国外企业正在加速发展镍-镉电池的大环境下来,我们国内现在真正意义上投产商业镍-镉电池的厂家,只有一家。
而且他们现在的主要生产方向,还是放在重工业上。
那么我就在想,我们现在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可以说这几年是电子产品的发展高峰期,而这些电子产品,可都需要电池啊。
在这个领域,国内等于是空白的,这些电池都得从国外去采购。
那既然有这么一个市场摆在这里,我又看到了,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秦汉很认可的点了点头,“陈总说的没错,这样一个市场就白白的送给国外企业,太可惜了。
不过...电池厂的投入应该也不小吧,陈总打算怎么起步呢?”
陈春嘴角一扬,略显一些得意,“我们国内现在虽然投产的厂子只有一家,但专攻这个领域的研究院,现在有四个。
这四个研究院的领导我都已经接触了一遍,并且表达了我的想法。
他们现在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总体来说是比较积极的,他们也愿意考虑跟我合作,这就帮我解决了很大一块研发工作。
至于他们的犹豫点,其实还是那个老问题,我现在属于私企嘛。
所以这个事情就要好好谢谢秦总了,因为打印机的事情,因为科技部的表态,大家现在对于我这个私企,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陈春顿了顿,秦汉看着他的表情不在意的一笑,“如果能跟他们合作,研发方面确实是个好消息,那前期投入的问题呢?
要不要我这边...”
秦汉主动开口,陈春倒是摆了摆手,“我去申请贷款了。
我知道秦总现在有钱,但秦总已经帮了我很多了,我不能什么都来麻烦秦总。
这次我也算是去卖了个老脸,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秦汉犹豫了一下,略有一些谨慎的问道,“陈总去贷款,应该...也没有贷出太多钱来吧。”
“我知道秦总的意思。”陈春双手抱于胸前,“但这个事情,还是由我自己来处理吧。”
见陈春在这个事情上态度很坚定,秦汉自然也不方便多说,有些事情他确实有想法,不过操之过急也没必要,而且他要做的事情也很多,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不错了。
“那陈总刚刚说的是也不是...不是指的是?”
“做镍-镉电池就是为了市场嘛,也就是为了赚钱,为了把企业做起来,但我真正的目标,是锂离子电池。”
秦汉瞳孔微微一缩,“锂离子电池?”
陈春以为秦汉是不太懂,便解释道,“镍-镉电池是好用,但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含有有毒金属。
正是因为现在电子产品处在爆发期,那未来这么多有毒的电池该怎么处理呢?
这个问题,在国际市场已经被重视了,而大家现在能看到的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就是锂离子电池。
我的目标,就是靠镍-镉电池建立起自己在电池领域,主要是国内电池领域的地位后,猛攻锂离子电池的研发。
或许有一天,我可以靠着锂离子电池,在全世界都创出一番天下来。”
秦汉看着这个在曾经的历史上很快黯淡下去的男人,眼神坚定的一笑,“如果陈总真的能把锂离子电池搞好,你绝对,会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