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们有点不对劲

第(1/2)页

第二天上语文课,语文老师照例先评讲考试卷子。

        他拿出一份复印的作文,说道:“这次考试作文全年级最高分55分。一个就是咱们班的卫智同学。”姚言闻之一惊,自己的作文才49,没想到高手竟然在自己身边,而且就离得这么近!他有些讶异地看向卫智,同时班里其他同学也看向这个大男孩,卫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过姚言很快反应过来,立刻对自己的才子同桌伸出大拇指,眼神里满是赞许和骄傲。

        他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卫智的作文,然后把复印纸发下去供同学们传阅。大家边看他边讲:“卫智同学的作文,非常符合高考老师们最喜欢看的一类作文标准。首先,卫同学的字非常工整,也没有过多涂抹,偶尔的一两处错字,啊,人家没有画得很乱,人家是轻轻的,哎,按照我之前讲的,画一个斜杠,再下一格重新写,这样也不影响大局,还是非常好看!再者,人家的三段式非常之工整。除了开头,结尾,中间的部分每个段落的开头都是一样的格式,这不就是工整的排比吗?人家的用词造句也非常自然、流畅,积累看来也是比较到位的”

        同学们边听边伸长了脖子等着作文传到自己这里,姚言直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卫智要来了他的作文原版。于是在别的同学眼巴巴等待着的时候,姚言已经看上真迹了。他发现,卫智的字确实很工整,但不呆板,而是整体呈现出一种不急不躁的淡定之感。感觉这字的主人下笔之前都是心平气和的,甚至已经构思成熟了,就顺其自然让字句从笔尖流淌到纸面,反观自己的字,说不上难看,毕竟自己小时候两年的书法国画功底也不是白有的,但就是给人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有些地方还颇为“龙飞凤舞”。说好听了是“野蛮生长,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火似的激情”,说白了就是不够工整,动不动就要被起飞上天,单独写可能还算有特色,可放在格子里就是有点格格不入,就好像被关在牢笼里的困兽,体内有股火焰,总想破门而出。都说字如其人,姚言想了想,觉得自己好像确实有点急躁,情绪总写在脸上,有时还急功近利,但也雷厉风行给人可靠的感觉,而自己和卫智呆在一起总觉得很舒服,就好像他永远不会给人什么压迫感,只是淡淡地存在着,对你温暖一笑,不出格,也不招摇。姚言不禁感慨俩人的反差之大,不过也很满意自己,毕竟性格这东西,没有好坏,有积极的一面就有消极的一面,只有看你碰到什么人,和对方合不合适。

        不过身为学生,姚言还是要面对自己所在的体系里的评价标准。既然所处的大环境喜欢的就是工整不出格,那起码为了在这个环境里求得想要的功与名,就得按照这里的规矩来。他决定注意一下自己的字体,要再平心静气一些。

        复印件传到姚言这里时,他十分“大度”地直接传给了别人,表情带着点小骄傲,卫智看到了,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下课时,趁着卫智去洗手间,体育委员王民瑞跑来对着姚言挤眉弄眼:“你俩这么要好吗?”

        姚言愣了一下:“啊?”

        王民瑞“复现”了一下“两手竖起大拇指”:“我都看见你给你同桌比‘这个’了。啧啧,你这夸得也太明显了吧!这兄弟情羡煞旁人呀哈哈哈”

        姚言内心有些无语,但还是打趣道:“是啊。我兄弟就是这么厉害,肯定要给他点赞。”他着重强调了“我兄弟”三个字。王民瑞一脸“我懂我懂”地走开了。

        “怎么了?”卫智回来坐下,问道。

        “没事儿,闲的。”姚言嬉皮笑脸。

        这天的晚读时间,不少人都还沉溺在刚出成绩的或喜或悲中,有拿书挡着脸交头接耳的,还有站是站起来但是还敬业地勾着头做题的,也有哼哼唧唧不怎么出声的,老胡眯着眼站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儿,像是把所有人看了个透,他拍了拍手,示意本就不怎么响亮的读书声停下来。大家整体都不怎么在状态,很快就“出神”了,声音停得很快,大家坐下等老班发号施令。

        “这次考试,成绩出了就出了。一次的成绩证明不了什么,它可能表示你前段时间的努力是有用的,也可能只是运气。不管怎么样,下次考试时间很紧,从今天起只有不到三周。我希望你们所有人赶快调整好状态,这次不管考好考坏都过去了,你们要记住所有的考试不到高考都不算数。进步的同学,不要沾沾自喜,退步的同学,也不要妄自菲薄,保持好心态,为迎接下一次考试做准备。”老胡没什么表情地讲完了这段话,然后拿出一张新的座位表,开始指挥全班“人口流动”。

        这次座位调动不知道是按照什么原则,大家就听天由命听从班主任安排。姚言本来兴冲冲地以为,自己和组员这次全员进步,而且幅度很大,应该会被安排到一个好位置吧?结果老胡大手一挥,把姚言这组调到了最后一排偏左的角落。姚言一脸震惊,他看向卫智,发现卫智没有什么表情,他再愤愤望向女生们,用眼神和口型无声地和朱嘉艺交流,朱嘉艺耸耸肩撇撇嘴,似乎也有些无语和无奈。

        “今天晚上最后一节自习课的时候再搬,现在继续晚读。”老胡分配完新的座位之后撂下这么一句,转身走了。

        稀稀拉拉的读书声响起,卫智也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起身背书,姚言有点按捺不住,他想起刚才的座位调动,好像这两次都在年级前50的人没怎么动,再动也只是在前四排范围内,而有些进步很大的倒是往前挪动了,退步的座位变“好”了的人也有,实在不知道是按什么逻辑排的座位。可是想到自己这次的成绩和组员们的进步,姚言还是觉得有点憋屈。可同学们不愧是宏志班的天之骄子,似乎被老胡一番淡淡的话一点就透,也或许是想要打翻身仗的人太多,读书的声音比刚才大了个几倍,教室里的温度也因为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而高了不少,在这种热烈又急切的氛围里,恐怕没谁再有闲心去纠结什么座位不座位的,也有可能只是单纯“逆来顺受”,懒得思考那么多背后的逻辑。就算有,现在那一小部分人也被这热情高涨的读书氛围给裹挟着不得不加入了。姚言张了张嘴,发现卫智还是很投入地在背书,就把头转过来看自己的书了。

        晚读结束的铃声响了,还有人忘情地维持着堵住耳朵闭上眼睛大声背诵的状态,根本没听到,这次的声潮还是一波一波停下来的,最后还留了一两个格外投入的被同桌提醒才睁眼闭嘴。

        这次课间倒是没什么人在教室里窃窃私语,大家都打了鸡血似的该做题做题,该小憩小憩,除了上厕所是跑着的,连翻书和写字的声音都“士气十足”的大了不少。毕竟,人总是在刚被“激励”完之后最为振奋,可贵的是一时上头之后的持之以恒。

        姚言看到卫智很沉得住气的样子,那种“好像什么都已经规划好了,就等一步一步淡定的完成就好了”的状态,有点惊到姚言,姚言自己是很容易一惊一乍大开大合的性子,只是喜欢装淡定装酷,可是他看到同桌这样实在有点憋不住,就碰了碰卫智:“你说他为什么把我们调到那里啊我们不是都进步了吗?这样不太合理吧”

        卫智用一种理智温柔还有点哄小孩的语气说:“可能老师有他自己的打算吧。比如怕我们浮躁得意之类的?”

        “哦你咋这么淡定?”姚言又忍不住问。

        “嗯我觉得没什么,听他安排就好。我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可以了,没必要纠结。”还是一样淡定。

        姚言有点没话说了,再看向姑娘们,她们好像也已经翻篇了,已经在安安静静看着书做着题。

        这样一比好像显得自己很幼稚很斤斤计较。姚言有点生气,也不清楚是在气什么。他只好安慰自己,座位不重要,真正的强者不就是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发光发亮吗和座位没关系,只要自己心态好状态好,成绩好不是问题。差不多把自己哄舒服了,姚言也投入到学习中来。

        家长会如期而至。一到时间,家长们蜂拥而来,很多人都先跑去看布告栏,那里的月考光荣榜上贴着年级前五十名的学生的红底照片——每次月考结束,学校都会安排前五十名去照相,然后统一把照片公示以示表彰。姚言扎眼的面容实在是脱颖而出,引得不少家长尤其是女性家长驻足观看,还有人拍了照,家长们一边找着有没有自己孩子,一边聚在一起讨论着有的没的。

        这是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家长们都很重视。除了一两个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的,剩下都是父母亲自到场。卫智就是其中一个由奶奶来开家长会的,按照他的说法,是自己老家并不在h市,而是在m市,爸爸妈妈留在m市工作,自己和奶奶从初中开始就在h市,因为h市的教育资源更好,平时父母很忙,一般只有重大节假日才有机会见面,这次他们又是脱不开身,就由奶奶来开家长会。姚言心想怪不得自己同桌总有一种超脱的不像同龄人的成熟淡定,可能就是这样的环境让他自立又早早摆脱了撒娇和依赖。想到自己跳脱又容易炸毛的性子,姚言实在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当他得知卫智比自己大了一岁零两个月之后,就舒舒服服地回到了心安理得的“我还小我可以任性,他比我大他成熟是应该的”的躺平心态。

        老胡这次让所有进步的、前五十名的同学依次上台,在众家长的注目礼之下依次发表感言并合影。那几个从初中起就保持名列前茅的“资深学霸”的发言都有种模式化的老成,到了姚言上场时,台下的家长们眼前一亮。他很自如潇洒地讲了几句大概意思是“感恩所有,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就下去了,他没太大兴趣做这些东西。一个可以持续进步的人不应该过度沉溺于已经完成的荣耀、成就中麻痹自己。不过让他比较受用的还是台下那些家长们连同姚言他爸在内的赞许的目光。姚言就像在红毯上签完名优雅退场的男明星,相比之下卫智有种学生气的正式和笨拙,目光诚恳、眼神清澈地说:“我这次进步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朋友,多亏他对我的帮助,让我有了很多启发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一起努力,共同进步。”说的时候特地看向姚言,姚言回以一个微笑。家长们和剩下的同学们都很有礼貌地给每个发言的同学掌声。

        好不容易结束了“进步感言”发表环节,老胡讲了一些近来班级的整体状况,表扬了一下运动会上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呼吁家长们和学生一起营造良好的学习心态、状态,这些人中龙凤的家长们都听的很认真,不少人还在用笔记本做笔记。没想到班主任讲话后,又增加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环节——胡志斌他老人家开展了一个“自由发言”环节:有哪些同学想要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上来一表决心,大声讲出自己的下次月考目标还有任何想反思的话,都可以随意尽情上台。

        这话一出,班级内一阵骚动。

        姚言挑了挑眉,他有点反感这种。在他眼里,这种行为很像是“激将法”,而且很多人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说的再大声,那也是一时的亢奋,要是没有恒心毅力真正从骨子里奋发图强,很快就会疲软。这种更像是“煽情”,利用极端情绪在一些特定场合内激发起学生的“进取心”,在他看来有些愚蠢。

        不过也有人和姚言想的不一样。有的同学可能就是吃这一套“即时鸡血”,一时的激励至少够他们一个月的动力了。于是从刚开始的扭扭捏捏没人上,到老胡一句诡计多端的“没有人吗?我数最后5个数,没人上的话就散会了”后,一个瘦瘦高高的戴眼镜的男生先从后排跑了上去,他低着头,抠着衣角,有些支支吾吾但好歹完整地表明了“我前段时间太浮躁了导致成绩非常不理想,我下次要考进前100名”的意思。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值得敬佩。台下掌声响起。一个看样子应该是男生家长的中年妇女和跑下台的男孩对视,点了点头。有了第一位勇士,剩下的人也都“勇敢”起来。人数从一开始的寥寥,到讲台两边排起了六七人的小队,有人拿着小纸条看台词,有人攥紧拳头抿着嘴唇,有些紧张地看着那个自己即将站上的讲台,而发言内容也从中规中矩,不敢大声,到直接喊出自己“xx名”的豪言壮志,还有人甚至说着说着把自己感动/激动哭了而每每到了有人情感喷发收不住哭了的时候,台下家长就会特别给面子的爆发出如雷的掌声,这一哭一鼓掌搞得隔壁班还以为一班在开什么传销组织大会。

        “戏精。”姚言心里轻哼一声,就抱着手臂冷冷看着这些戏剧化的“表演”。不过他不屑归不屑,但是当看到同学们那些情真意切、痛改前非的表情,就算是一时的,但那一时的“豁出去拼了”的尽头还是让姚言心里有点发怵——他们看上去,好像都斗志满满,势必要考到多少名的样子,而且姚言心里清楚,自己的这次前五十只是一时的,那些“退步”了的同学里有不少也是他以前就听说过的来自本校或外校的尖子生,大家的底子都不差。谁也说不好这次是不是就是自己运气好,加上前段时间确实铆足了劲想搏一搏,才考得差不多,可是自己会努力,别人就不会吗?更何况这次老胡这么大阵仗,又是家长会又是激将法的,保不齐有多少“容易被感动”的同学就深深地听进去了,然后奋发图强奋起直追一往无前,攻城容易守城难,这样的话,自己岂不是很危险了

        姚言虽然知道自己这么想不对,不能因为想要自己好就希望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