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视频

第(1/2)页

卧室门紧闭,门外传来姚建成刷短视频的声音。

        姚言眉头紧锁,眼神聚焦,手指轻敲两下屏幕截了张图,暂停了平板上正播放着的视频。

        只要有所追求,就必然会感到痛苦。

        但如果真的足够想得到,那么周围的一切都会为你让路。

        天助自助者。

        姚言郑重其事一笔一划在去年生日卫智送的笔记本上抄下这三句话。那笔记本手感很好,硬面红皮带扣,米白色点阵页面触感舒适,高级简约有质感,书写让人平静——在喜欢的本子上书写更是让人心生喜悦。

        咚咚——卧室门被轻扣两下,姚言闻声扭头看去,门被推开了个缝,露出老姚的两只眼睛。

        “进。”

        老姚推门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进来,把水果往桌子上一放,继而背着手微微俯身,问:“在干什么呢?”

        “呃,学习。”姚言下意识把已经盖上的笔记本往远处推了推。

        姚建成凭着党员的敏锐直觉往平板上一瞥,一眼抓住未退出页面左上角的字——演员的诞生。

        姚建成:“……”

        姚言无辜又疑惑地看着他爸:“有事?”

        老姚皱着眉头嘟囔了一句:“还看这些呢,唉……”姚言听力不差,这句话一进耳朵,空气仿佛骤然降温,什么东西正凝固在父子二人中间。

        看到姚言梗着脖子沉默不语,老姚清清嗓子,若无其事开口:“咳,你还记得柳毅吗?”

        “嗯,记得。”姚言插了块苹果,随意道。

        柳毅是个从小学优秀到大学的学神级大佬,现就读于清华建筑系。他爸是老姚的同事兼下属,柳毅和姚言从初中起就在一个学校,前者每次考试从未掉出过年级前20,姚言则比较跳脱,除了初中一次和中考时柳毅发挥失常只考了全市第30(此失常只相对于柳大佬本人),成绩上姚言一直是柳毅的手下败将。

        虽然俩人不熟,但姚言一直很佩服他这种自律老实踏实每日推推眼镜静坐书桌前的学霸。

        直到有一次姚言踩了狗屎运考了个年级第七,有幸超过了跌到年级第17的柳毅,又刚好目睹了柳毅居然公然和后面的女生对答案,甚至还妄图跟右手边一桌之隔的姚言对答案,柳毅从此在姚言心里跌落神坛,甚至不齿——姚言虽然浪荡,但从小就特别极其非常反感作弊对答案这种行为,在这一点他完完全全有自信甚至非常自豪,那就是他从来没有在任何一场或大或小的考试中有过丝毫不光彩的行为或念头,哪怕在最后一分钟铃声响了而他电光石火间刚好发现自己有个选项答题卡涂错了,他也会立刻住手任由它错着,也不肯趁着卷子没收到自己这里就偷偷摸摸改掉——到时间就是到时间了,新时代好青年坦坦荡荡,“啪”地一声合起笔稍息立正交上卷子,顺便惋惜又遗憾再带几分可怜地看着旁边某些垂死挣扎脸红脖子粗还死要挣那两分拼命改答案的同学,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毫不拖沓。

        “哎呀——”老姚一拍大腿,仿佛无意中提起:“柳毅他爸跟我说,柳毅是学的建筑?嗯好像是吧,对,然后……他现在被学校保送,大三就去英国做交换生啦……据说他们系就保了三个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姚言挑起半边眉梢,一脸“所以呢”的表情,老姚看姚言没接腔,有些尴尬地“咳咳”两声,开口说了句“那你……”然后欲言又止地闭上嘴,姚言心里知道他打的是什么算盘——其实就是受到同事影响,有意无意提起就是希望你也这样做,含着某种“你看我同事(还是我下属)的孩子都被保送交换了,那你呢”的期待。

        姚言自然不会接这个腔。

        他自认为和柳毅道不同不相为谋,本来俩人性格也不一样,而且姚言目前对保送保研什么暂时看来还蛮遥远的事情并不想考虑,也没有什么执念般的渴望——他的执念,此刻在别处。

        他不反对爸妈提出来考研、保送这类话题,只是不喜欢以这样的前提被灌输,不是因为想让你学更多知识,而是受到他们的同龄人刺激引发了任何年龄段都会有的攀比心,才跃跃欲试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试试”,带着这种前提给出的提议和建议,姚言就是不喜欢,很私人化的不喜欢。

        看着姚言没什么表情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冷漠的脸,老姚生无可恋地摆摆手,转身离开,不知是不是为了儿子不理自己而赌气,连门都大开着没给姚言带上,很快客厅就传来了短视频热热闹闹洗脑魔性的声音。

        姚言本来觉得还能忍,结果外面的噪声还有愈演愈烈变本加厉之嫌——老姚把声音调大了。

        姚言气呼呼地想这个老姚也真是的,这么傲娇也不知道是像谁!

        不就没顺着你的意思客客气气满怀斗志激情满满地说“他好棒我也争取被保送!”嘛!如果刚才姚言真那么说了,估计这会儿老姚已经感动得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并自觉把短视频的音量调到最小,省得影响自己上进优秀的儿子学习。

        但是,没有如果。

        “惊呆了老铁,这是什么操作!”

        “家人们,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

        短视频千篇一律聒噪无比揪人耳朵的机械音台词和魔性的土味神曲交织混杂在一起,仿佛和着刚才姚建成“柳毅他爸说……”和之前的凌厉女声一起在姚言耳膜附近反复横跳。

        “……我再跟你说一遍,别做白日梦想什么明星艺人!”

        “咱们家就没有你这么不思进取的……”

        不思进取的……

        白日梦……

        走火入魔……

        入魔……

        笔尖用力划过纸面,压抑、痛苦、烦躁、愤怒,还有脆弱无助,所有的情绪被一股脑带出,汇聚到捏着笔的手上,化作惊人的力道将纸张无情地撕裂。

        脑袋里什么积蓄已久的东西此刻“轰”地炸了,姚言冷着脸站起身,大步流星“砰”地一声摔上了门,一拳砸在门上喘着粗气。

        姚建成吓了一跳,继而恼火着看向那扇紧闭的门,短视频继续热火朝天地一个个叫嚣着,半晌,老姚沉沉地叹了声,无可奈何地窝了口气。

        过了好一会儿,姚言从里面把门打开,径直向厕所走去,姚建成一看他出来,默默关闭了抖音,开始看无声的微信推送。

        姚言的耳根难得清净,却仍然感受到某种无声的火药味在蔓延着。

        他洗了把脸冷静了一下,双手撑着洗手台,抬眼看着镜子里嘴唇微微颤抖的自己,突然觉得自己不该这样。

        但是就是忍不住烦。

        矛盾。

        撕扯。

        暗示。

        “去他妈的吧。都给老子滚蛋。”姚言无声地想。

        ·

        凌晨01:13,姚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心乱如麻,怎么也睡不着。

        一闭上眼,脑子里就能一帧帧一幕幕自动播放申禾和姚建成反对的表情。

        他越想越憋屈,仿佛像个生生往牛角尖里钻的倔驴,越是想不开还越要想。

        前段时间在家看悲剧电影太投入,一不小心没出戏,接连两天都是情绪低落的,还被申禾批评“你有吃有穿有网上,在这里低落个什么劲儿,矫情!”

        播音双学位的职业病让他当即就想长篇大论地反驳:“不是说,衣食无忧冻不死饿不着就不会有负面情绪了,人类的情绪万千种难以言喻,总有莫名脆弱忧伤难以承受的时刻,尽管在此刻‘理智又清醒’的旁人看来像是矫情,但这些情绪和迷思却是真实存在,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这些外人看起来轻飘飘的东西压在自己身上有多让人窒息……可以不理解,但也不要轻易评判。你的一句轻易评判,很可能就成了压垮他人的最后一棵稻草……”不过看着申禾因生气而圆鼓鼓的眼睛和几分不耐烦的表情,为了避免进一步耗费精力又无用的争辩,姚言这一大串话愣是憋回了肚子里。

        姚言隐隐感觉到,就寒假这段时间自己的观察来看,对于自己想做艺人这条路,姚建成和申禾的态度一直是模棱两可、暧昧不明的——虽然还是能看出来,不支持的成分多一些。

        那种感觉最难受。

        既没有明确的否定,也没有明确表态支持。要么是全力以赴让人毫无后顾之忧的放手追梦,要么是知道已经容不下所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可偏偏处在一个不尴不尬的中间位置,让人难熬。不过他也很清楚,这种情况下,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不够勇敢的心态。

        传统观念下打拼出来的一代人,经历社会思想剧变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已经基本定型了,很难有人再被动摇。自然觉得还是进入“体制内”,至少也是个说出去光宗耀祖给家族长脸的主流媒体界更好,而什么“演艺圈”,在老姚看来那就是抛头露面、吃青春饭、不靠谱、乌烟瘴气的不入流之地。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那一点观念(比如化妆就是“娘”),大概是他们在这个极速变化的世界里想要抓住的唯一一点自己还没有老、没有错的安全感和确定性吧。

        父母就是这样,发现孩子没有走上一条和大部分人一样的“已经被验证可行”的成功的康庄大道就会担心,因为自己并不是那样强大的靠山可以任由孩子随便折腾大不了让他回来继承家产,可他们又自认为并不是那种不开明的固执己见的中年人,人却总是越缺什么,越要刻意强调什么。比如老姚经常问姚言的一句话就是:“难道我们还不算开明的父母吗?”他们一面不屑:“长得好看有什么用?屁用没有!”一边又乐于听到别人夸姚言“一表人才的小帅哥。”

        矛盾着,焦虑着,总想抓住点什么确定的东西来让自己感到心安。

        大家都是普通人,而已。

        像大多数家庭一样,姚言也有个一家三口的家庭群。父母往群里分享一些一看就是“正能量满满”的励志鸡汤语录还有又红又专的文章,像什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空谈少一些,实践多一些,空想少一些,经历多一些,少谈抱负,多经人事;务实奋进,不负韶华。只有这样,才能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才能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才能少走弯路,及时把才华变现成财富。”“人生没有奇迹,生活逃不过磨砺!”

        姚言则偶尔试探性地往三人群里扔两个自己喜欢的关于“爱豆行业分析”、“论表演艺术”还有一些德艺双馨的前辈的采访,或者只是单纯觉得好看的明星照片,却经常得到的是“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我看你是走火入魔了,多干点正事,你要理智!”这样的冷水。在他们二位体制内的人看来,姚言所追求的东西不过是玩物丧志,让他们痛心疾首。

        每每被这样打击,姚言就会气到失语,不就是分享个内容吗?!怎么就上纲上线到“走火入魔”了?!而每次他都会感到无语,干脆一下子删掉了聊天记录,眼不见心不烦。

        大家自说自话,事实上谁都心知肚明,谁也不会听谁的。至少在姚言看来是这样的。

        其实每次姚言看到群里那些消息的时候,下意识反应是“他们又想说教我,给我灌输他们的价值观”,第一反应就是抵触、甚至带着一丝厌恶和气恼。但是反过来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希望他们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呢?双方都带着无形的压迫感,或许源于身份,也或许是权力地位的不对等,不过,虽然碰撞的过程让人痛苦,但是也要碰一碰。

        毕竟有碰撞,才有融合的可能。

        当我们被反驳时,下意识不是接受反思,而是先避而不谈,先回避退缩不想听,而能不断进步的人不是一定要当场就虚心接受理性思考,却至少总能在事后,理智回归时认真分析取其所长弃其糟粕。

        家中长辈最乐此不疲的就是指着电视上某个已经成名的大佬煞有介事地评价道:“啧啧,看看这个人,长得像不像小言?”姚言并不喜欢这样的比较。他常常礼貌地戴上假笑面具回答:“哈哈,没有吧。”

        转过身冷哼一声心想:人家的才华又不是我的,这简直就像说“我爸贼有钱”一样无聊又没用。姚言觉得自己一定要比电视上出现的那个人做得更好。

        终于有一次申禾在家兴致勃勃地看着电视上的“朗读101”主持人王飞旭评价道:“他们都说王飞旭长得像你”

        姚言憋不住了反击道:“我不需要跟谁长得像,我就像我自己就行了。那种非得跟什么已经成功的人找点联系的,就跟上赶着跟人家沾亲带故一样,想想就烦。怎么了是觉得非要在我身上找到点成功者的相似之处你们才安心?我的意义和价值也不是靠和谁长得像才有的啊?我的价值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别老拿谁谁谁跟我比,谁都不行,我就做我自己,不是某某第二。”

        申禾仿佛被姚言突然爆发的长篇大论吓到了,也有些被冒犯的生气,本就不服输的女强人情急之下脱口而出:“你有什么价值啊”

        姚言闻声一怔,嗓子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胸口有些发闷。他微微皱眉,张了张嘴又紧紧闭上,转身“砰”的一声把自己关到了房间里。申禾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话有些过分了,没了声音。

        姚言瘫坐在椅子上。

        刚才,是被看不起了吧。

        还是被,所谓最亲近之人。

        别人也就算了,你是我妈,怎么能……

        怎么能那样说呢……

        心被扎了一下。

        很多时候,人就是被最亲近的人伤害的。

        而他们,伤了对方而不自知。彼此伤害,口无遮拦,相爱相杀。

        人们不知道从自己嘴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