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

第(1/2)页

做盐要先熬高浓度卤水,也就是浓缩盐水,如果盐水浓度不够时是无法析出结晶的。

        顾九月先找出一块粗麻布过滤一遍盐水,过滤进大锅里用大火熬煮。熬的同时扔了十颗莲子入水,用来检测盐水浓度。

        家里的火一直不熄灭,下午的时候,有四五颗莲子浮起来,就表示浓度达到理想状态。

        此时的盐水中还含有大量可溶性杂质,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顾九月会豆浆进行粗盐提纯。

        顾九月花一文钱提了家里的豆子去磨房中磨了一大桶豆浆,把半桶豆浆淋高浓度盐水中混合熬煮,豆浆中蛋白质与盐水中重金属结合析出,过了一会儿,结合物就会漂浮在水面上,用勺子舀出则可。

        如此反复加入几次重复工序后,盐卤水中可溶杂质去除干净,颜色逐渐清澈明亮,变成可食用的盐水。

        最后只需要撒一把盐做引子,小火慢熬,等再揭开锅盖,就得到一大盆雪白剔透的盐巴。

        整个过程如同法术般流畅,管贤看得目瞪口呆,搓了一小把盐巴舔了舔,竟然比官盐还要细、纯、白,而且没什么苦味,可以称得上上等的雪花盐。

        此时盐价为三十文一斤,一家五口一个月要用一斤以上盐,顾九月家这样的,花在买盐上的钱只会更多,但自己熬盐就省了很大一笔钱。

        顾九月看管贤还是一脸迷茫的表情,只好告诉他一个非常凄惨的故事。

        在顾庄不远的地方有个李庄,那里人又穷又苦,穷到买不起盐,所以每次都拧干夏天被汗水淋湿的衣服作为调剂。

        管贤于是被说服了,比起这种方法,他还是宁愿撬皇帝墙角。

        因为有管贤帮忙磨豆浆和看火,这次煮盐的过程轻松不少。顾九月很大方分了小半盆盐巴给管贤,自己家留下大半盆。

        盐是顾九月一天快乐的源泉,因为精细的盐能够做出更美味的食物,让她在忙碌的田园生活中享受美食。

        她这边是快乐了,管贤却和她截然不同的画风。

        管贤精神恍惚地把盐提回家里,和他一样很感觉震惊的还有管爷爷。

        管爷爷摸着盐,最后确定说,“这是堪比贡品的雪花盐。”

        管贤沉默了一会儿,把顾九月说过的那个例子说了。

        管爷爷点头不再多话。

        做人都讲究一个礼尚往来,顾九月教会管贤做盐,管爷爷决定给她家打一套家具。

        不过被顾九月拒绝了,一来她家连衣服都没有,做家具没用,二来家具这种精细的东西做起来很浪费时间。

        但顾九月挡不住管爷爷的热情,最后只好指着地上的石碓说,“能做个这个么?大一点的。”

        管贤观察了一会儿,觉得还挺容易,于是答应下来。

        顾九月家里不是急着吃稻谷,就让管贤不用太急。

        管爷爷特意测量了地形,每天扑在顾九月家后院宽敞的地上敲敲打打。

        管爷爷来的时候,还带了一套做木工的工具,全是顾九月没见过的。

        顾九月问管贤,“你们居然还带着这个。”

        管贤骄傲说,“因为我爷爷太喜欢做木工,宁愿把其他东西也扔掉。”

        顾九月看管爷爷实在太专注认真,干脆把爷孙俩的饭给包下来。

        如果其他东西,管爷爷还能硬气摆手,但面对顾九月做的饭菜,他那是真的拒绝不了,于是特别不好意思地带着小孙子在顾家蹭饭。

        虽然如此,管贤和管爷爷也很受顾家人欢迎,徐莲巧还特意拿出晒好的甜菜根给他嚼着吃。

        据徐莲巧自己说,顾爹和管贤性格很像,也是温柔善良的样子。

        顾九月听徐莲巧描述,在心里勾勒出一个温和高大男人的轮廓。

        招待客人的饭菜得花心思,当天晚上,顾九月就做了一盆熬小鱼,主食是粗粮饼子。

        小鱼当然不是鱼的幼崽,而是一种颜色很浅的鱼。这种鱼生活在小湖泊上游的溪水里,个头小,比手指头大一点,动作非常灵活,不容易被捉到。不过也没人会捉这种话鱼,因为实在没什么肉可吃。

        山清水秀,小鱼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

        顾九月为了捉鱼也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