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01

第(1/2)页



        湖山春天的天气向来都像个神经病似的,忽冷忽热,难以捉摸。  元宵节后迅速回升的气温在二月底随着几场小雪的到来骤然下降,低温一直延续到三月的前几天,让不少刚刚习惯温暖的人患上了感冒,各大医院的门诊每天晚上都排着长队。

        郑玉梅的心情和最近的天气差不多阴冷,昨天她刚刚参加了新行长上任后的第一次行务例会,叶涛行长在会上丝毫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把参会人员挨个捋吧了一遍,话里话外透着一股“整整你们这帮散漫货色”的意思。分行风险官杨卫东没有参会,听说是在吉星案的处理意见上与总行闹翻了,一气之下提出了辞职。分管营销的于金梁副行长显得神采奕奕,但在旁人看来其实是强打精神,按照此前的传闻,他原本是要接替宋可军成为分行行长的,但却因为吉星案产生的微妙影响失去了这个机会。而新上任的叶涛之前在大连分行干了三年行长,土皇帝当的好好的,突然被调到湖山来接手这个烂摊子,难免心中有气,在会上冷言冷语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要以为你们三百多亿存款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告诉你们,不值一提。”新领导说话时用“你们”而不用“咱们”,往往会加重与下属之间的隔阂感,但叶涛似乎毫不在乎,他靠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右手夹烟,左手横在胸前托着右肘,用鼻孔对着在座的众人。如果说宋可军往日的做派像是电视剧里的军统特务头子,那叶涛此时此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个青帮流氓老大。

        “你们现在的存款,保证金占大头,真正的结算存款有多少个人储蓄存款有多少”叶涛说着,从眼角的余光看见于金梁的头越来越低,便收起二郎腿,往前探了探身子,问道“于行长,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于金梁面色凝重,一边点头一边沉声附和“对,叶行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们分行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总行前些年就调整了经营思路,但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和思路却一直转变的比较慢,的确是积重难返,需要加大整顿力度。”

        叶涛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接过话来“你比如这个这个”他一边说,一边在桌上的一摞材料中翻找着,想找一个典型“比如这个解放路支行吧,去年底全口径存款2072亿,其中个人储蓄存款3843万,保证金存款148亿。到今年一月底呢存款变成185亿了,其中储蓄存款3511万,保证金存款148亿没变。到了二月底,存款变成169亿了,其他那两样还没怎么变,而这个169亿,和你们去年的全年日均存款水平比较接近。这说明什么问题”

        叶涛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话,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扫了一眼面前耷拉着的一片脑袋“解放路支行郑行长来了吗”郑玉梅此时正如坐针毡,听见叶行长点名,忙欠了欠身“叶行长,我在。”

        叶涛点了点头“你说说,你们支行这个数据说明什么问题”郑玉梅咳了一声,强自镇定道“这说明我们支行存款结构存在问题存款构成不合理。”

        “你这话等于没说。”叶涛把茶杯往桌子上一蹲,“这说明你们支行的存款就只能靠保证金,结算存款全都是年底临时冲上来的虚数,至于那一点储蓄,和没有也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郑玉梅脸上微微泛红,连连点头道“是,是。”叶涛又看向周围的一圈人“你们也都一样我不知道宋行长以前是怎么纵容你们混日子的,但是,”叶涛又点上一颗烟,晃了晃手中那张纸“从今天起,必须要改变现在是三月初,一季度末我要见起色,二季度我要见到明显的改观。首先结算存款占比要上来,公司部去跟计财商量一个考核方案出来,完不成的一律重罚”说罢又四下打量了一圈“个人部马总来了吗”马晶晶精神一振,忙扭了扭腰肢,直起身板瞪着一双大眼睛微笑道“叶行长,我在呢。”

        “你也赶紧弄个方案出来,把你那些个人业务,还有信用卡,一块儿给各经营单位下达考核指标完不成的,罚”叶涛说完,又冲马晶晶笑了笑“总行推的力度这么大,你们怎么就干不上去呢你说说你,人长的这么漂亮,每次总行考核都排倒数,好意思的吗”

        虽然是昨天发生的事儿,但郑玉梅今早仍耿耿于怀。“他原先在大连分行干的又好到哪儿去了呢大连分行的存款还不如湖山分行多呢他有什么资格跑到湖山来装蒜”这是散会后她与几位支行长私下沟通时最为不忿的。

        不过牢骚归牢骚,领导安排的事儿该做还得做,而且这种牢骚也没有十足的底气。郑玉梅明白,叶涛的说法虽然有些脱离了湖山分行的实际情况,但在道理上是站得住脚的。由于存贷比不得超过75这个监管指标的存在,银行的经营活动受到了存款规模的限制,也就是说银行每吸收一万元存款,最多只能发放七千五百元贷款。如果存款少了,能放的贷款也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