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出行送行

第(2/2)页

这是免不了的,拜托照顾自己的两位好友高攀龙和叶茂才,这也是应有之义。只是到了最后,顾宪成才不经意地漏出一句来“听闻在苏州时,王守备有多事相公之名,不知是说王守备喜言他人之事呢,还是说王守备勇于任事”

        对于刚刚结识的官员们来说,这样绕着弯子说话是难免的,可是王子晋却对这二位闻名已久,早就老大不耐烦了。听见顾宪成这么说,他也懒得去猜,直接回道“虚名不足污耳,那是乡老们说小生善于商事理财之故。这不,小生北上之前,还预计今年粮食会涨价,在家中吩咐人备了一批,想必等小生归来,也可获利甚丰。听顾员外的话音

        ,似乎也是江南人氏今年年成虽好,粮价却贵,可要早作打算呐”

        顾宪成和赵南星对望一眼,方道“本官自幼家贫,倒是不懂这些营生,况且粮食事关民生,囤积居奇恐非善长乐见。”

        装什么装,没钱你拿什么开东林书院,拿什么搞东林党王子晋意似不屑,不过他也知道,顾宪成从小家境是不怎么样,李三才才是真正有钱人家出身,俩人的关系,貌似有点像马恩两位导师嘿,怎么能这么想,太抬举他们了

        “非也,趁势而为,才是英雄之举,况且江南多桑麻少稻田,粮价早已操于商贾之手,年年都有囤积居奇之举,若不预先绸缪,岂非正中了彼等下怀此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王子晋自己都不明白,这弯子是绕到哪里去了好远啊也不晓得自己的意思有没有表达出来,那就是支持把粮食倒卖出去给日本人

        顾宪成显然也有些迷惑,他当然是在极力捕捉王子晋的隐晦含义,只可惜王子晋的古文功底着实有限,又要拐着弯说话,所以词不达意也是在所难免。否则的话,他应该是用几个典故,然后这几个典故合起来,又引出另外一个典故,而这个典故才会明白表示出他的意思来。这就是八股文的做法。

        顾宪成听不懂,然后就看懂了王子晋,这分明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根本没读过书啊王子晋知道了当然要大声喊冤,敢说我没读过书,咱俩比比算术比比物理比比计算机让你九根书人重视的知识就一种,科举考什么,他们就研究什么,你既然不会用八股文的方法说话,那你就是不读书的家伙。

        到这,顾宪成也开始怀疑了,他得出的是当日高攀龙和叶茂才所得的同一结论,这人真的是个无赖子啊王锡爵真的是用这个人来布下朝鲜的暗棋吗

        可是,一想起自己好友李三才的判断,顾宪成又摇摆了回来。李三才是这么分析的登首辅之位而能有所作为者,放眼朝野唯王娄江一人,此事今上亦知,故此多事之秋,娄江定不出,以待其时尔。布局朝鲜,正是为此,倘若朝鲜有功,娄江趁势而起,其势不可当,今上与之并力,储位或将一诏而定,我等无能为矣

        所以说,这个人越是看上去似是而非,和王锡爵没有关系可言,那么就越有可能是王锡爵派出的暗子,因为这样的话,坏了事打了败仗,他可以躲得远远的,甚至是利用败仗来收拾异己,为自己的首辅之路铺平道路;成事立功了,王锡爵更可以通过这个人,把功劳安到自己头上,然后一飞冲天,借此声势把内阁重现张居正时代的强势。

        两种结果,都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所以最好的,莫过于这个王子晋和王锡爵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可以任凭他们开出筹码加以拉拢。不过,大家都是出来当官的,可以这么天真无邪吗显然不能,要做最坏的打算,要往最好的方向努力

        这才有了多管齐下对王子晋的试探,以及随之而来的拉拢。按照李三才的策划,最好是能够让王子晋意识到,即便他能为王锡爵立下功劳,可是他自己却很有可能在这过程中被抛弃,而倒向这个未来东林党团伙,则可能让他名利双收。如此一来,这个王锡爵的暗子一倒戈,便会给他们提供最有力的倒王武器。

        李三才提出的“王子晋工作计划”姑且名之目的就是试探出王子晋和王锡爵的真实关系;以各种筹码把他拉拢过来;最终,通过这家伙的手,来拨动朝鲜的局势,为己方最终打倒内阁,实现言官复辟提供强力武器。当然,他们心目中,不会以言官复辟这种事为目标,而是“天下大同”、“致君尧舜”之类的口号,只不过对于王子晋来说都一样,因为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早就说过了,这个跟“阿弥陀佛”是一样的,随便喊就是。'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