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章 通州码头

第(1/2)页

大明万历二十年正月二十日深夜,通州。

        这是大运河的终点,运河码头边上是一望无际的仓库,里面装着全国各地运往北方的各种物资,粮食绢帛麻布束草生铁贡品,应有尽有。

        王子晋勒马站在一处小山包上,俯视着长长的运河,只见这河流上下灯火点点,尽是船上的灯火,一路延伸向南,直到视线的尽头,就像是标示着运河的走向一般。

        见他望着那些船只出神,一同出来的六阿四插了一句“子晋相公,这些船家可苦的很,运河上下许多关口,每一处打不通都不得过,许多人都是终年在这运河上往来,不得归乡。你见的这些,多半都是如此。”

        大年下的,除了滞留此地不得回的倒霉蛋,谁会停在运河上过年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成为了常态,才渐渐形成了各种运河帮会吧。他一面想着,一面脑子又转到了自己身上,眼下自己的情形,比起这些搞水运的苦哈哈来也好不到哪里去,江南待不得,跑到京城来,用个“北漂”来形容再贴切没有了,也不知在那京城中,等待着自己的是什么

        他出了会神,摇了摇头,将这些没用的想法都丢到脑后,转身到了后面的马车跟前,道“大娘娘,咱们到了通州,已是亥时了,夜路难走,要不要在这里找间客栈歇着,明日再上路”

        因为得到了日军已经完成了集结,不日就会入朝的消息,他们一行北来甚是仓促,大冬天的陆地上不好走,运河上又是慢悠悠的,即便是官船,从杭州到北京也要一两个月,因此还是利用云楼的资源,乘海船沿海路入京,沿着黑潮暖流的支流北上进入渤海湾,直达天津卫下船,连车马也是一同运来,到此不过七天而已。

        在后世,从杭州到北京只要两个小时,飞机就到了,但是在这个时代,如此速度堪称闪电,可惜大明朝的海运发展史就是一部蛋疼史,始终发展不起来,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效率低下代价却极大的运河占据最大的运输份额。

        实际上,来到这个时代后,出于对商业运输系统了解的必要,王子晋曾经认真地下功夫研究过运河系统。看似辉煌的大运河,承担了全国最大的货物运输职能,但却实在是先天不足,就单单是为了维持运河全程水位畅通,每年花的钱就是个天文数字,运河上几百个船闸就更是像血栓一样,让人哽咽无语。

        就连拿着关防文书的官船,要从北京走到杭州少说要至少一个多月,那些运货的船只今年出发明年回家一点都不稀奇,弄得不好后年回也有可能或许这时代的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习惯了现代物流的王子晋为之着实牙酸良久。

        不过,要大举推行海运,这就不是他能解决的事了,好在自己能坐到快捷的海船,只要自己能享受到这样的便利,别的哪管许多不过要说舒适程度,这一路走来和运河船运就没法比了,海上的风浪不说,单单从海边到通州这里上百里路的车马颠簸,就让人很受不了这是什么朝代即便是官道,那路一下雨也就成了烂泥塘,冬季的雨雪又让情况更加恶化,软的地方陷马蹄,硬的地方凹凸不平更难走,就这百十里路走下来,崴了两匹马的马蹄,换了一根大车轴,走到这里又是深夜,委实是有些乏了。

        此番进京,云娘娘并未前来,苏州是云楼的根本所在,一刻也离不得她,况且此行是以王子晋为主,因此人选都是由他来确定,由陈大娘来统管云楼诸人,为他提供后援。令王子晋比较无语的是,云楼两大头牌樊素和小蛮都随着前来,也不晓得这两个女子能起到什么样的奇效

        一路急行,也真够人受的,王子晋这小身板顶多算得上健康,根本没经过辛苦打熬,七天海船外加一整天的骑马,此刻浑身骨架子都要散了,只想洗个热水澡然后呼呼大睡。想归想,他可不敢提高自己的心理预期,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在外地要找到这样的地方谈何容易找个客栈,有瓦遮头也算好咧

        可是他随即就失望了,阿三是上过京城的,明确告诉他这是痴心妄想,通州这地方一年到头都是人流不断,因为运河上运的不光是朝廷要的粮饷物资,更有许多私货夹带其实,私货比官货多了十倍也不止。这也是明清两代都要花高价维持运河航运的道理之一,从这个体系中伸手捞钱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