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画屏初会

第(1/2)页

“李姑娘,能否发发善心帮老婆子个忙?”

        “李姑娘,厨房里的甑,釜,请李姑娘帮着洗洗。”

        “李姑娘……”

        自从那日李妍好心帮着那老仆妇清洗杂房的青铜器皿,那老仆妇便像个老赖一般赖上李妍,隔三差五找她帮忙,甚至给她指手画脚安排差事,不过都是些让她分担的苦差。

        李妍心想,定是自己“待命”这份差事太过清闲,所以招人眼红心热,那些老仆宅在后院多年,只把自己当不懂事的丫鬟使唤,但这个算盘显然打错了,李妍根本不愿意被她当丫鬟使唤。

        下一次使唤,李妍称病不出。

        老仆妇隔日又来使唤,李妍认定这老仆是真的赖上自己了,原本称病就是想亮明自己的态度:我不干!却没想到这番委婉的拒绝她根本不放在心上。

        既然软拒绝不行,那就只好来硬的。

        “家丞命我在暮渊堂待命,不得擅离职守,您若缺乏帮手不如请示家丞,问过他再做打算,我受公主恩惠,不敢擅自离开,请见谅。”李妍声音平淡,亮明自己的态度,拒绝受她使唤,说罢向她欠身致意,给足了她面子。

        老仆妇见状怏怏不乐地回到杂房,却没有再纠缠李妍,她也便安安分分地候在暮渊堂待命。

        “禀公主,老奴已经按照您的指示去试探过李姑娘,她前几日帮衬过老奴,但这两日对老奴已经心存戒备,先是称病不出,老奴继续纠缠,她直言不敢擅离职守拒绝老奴。”蓄意纠缠李妍的老仆妇向刘娉复命,见她仍没有发话,便试探性地问道,“老奴请示公主是否还要继续纠缠李姑娘?”

        刘娉起身掀开珠帘,眉眼弯弯,窈窕似青葱少女,她将李妍安顿在暮渊堂待命,指使杂房仆妇试探李妍,却发现她深谙“独善其身”之道,既不做吃亏的哑巴,也不会因为小事性情大发,能够沉得住气,据理力争,聪明沉稳。

        “此事到此为止,你自去领赏。”

        刘娉令她退下,坐在妆台前,命身边的甄府长传唤李妍,这次试探倒也成功,女人光有容貌是不够的,如果太蠢笨,只怕刘彻会嫌弃,如果性子毛躁,刘彻看了一眼兴许就不会看第二眼。

        主角已经挑选好了,接下来该给她个机会了。

        “奴婢拜见公主。”

        见李妍进来,刘娉命她起身,甄府长拿来妆奁准备给刘娉上妆,却不见刘娉最喜爱的六枝步摇发钗。

        “奴婢该死,请公主责罚!”甄府长跪地求饶。

        刘娉凤眼一扫而过,淡淡的问道:“你跟了本公主多久?”

        “公主在闺阁时奴婢便伺候公主,今已二十六载。”甄府长神色渐淡,完全没有了刚才的惊慌。

        “念你侍从多年,本公主不忍责罚,但今后本公主起居装饰你便不用伺候了。”

        刘娉一语将甄府长从多年亲信的位置上拉下来,眉眼轻轻扫过李妍,缓缓道来,“今后本公主起居装饰皆由李妍负责。”

        甄府长识相地退下,李妍看着她主仆二人一唱一和,心如明镜:侍从二十六年的亲信,仅仅因为丢失了步摇发钗草草打发了?说出去谁信,反正李妍不信!

        不过是做个赏罚分明的表面程序,刘娉将甄府长撵下去,将李妍抬上亲信的位置,这是刘娉惯用的伎俩,唯有如此,才能正大光明地带着府里一个又一个的美人入宫,在刘彻面前露脸。

        甄府长跟随刘娉多年对她的心思一清二楚,自然不会计较这些得失,心甘情愿帮助刘娉搭台唱和。

        “奴婢定当尽心竭力伺候公主。”李妍说完场面话,便上前为刘娉梳理发髻。

        玢儿进来道:“公主,给二皇子的贺礼准备妥当,请公主查阅。”

        “你办事,我放心。”刘娉对着铜镜陷入沉思,这张脸布满岁月的痕迹,这颗心为他守候多年,仍然温热着。“李妍,明日随本公主进宫,你跟着玢儿学学宫廷礼仪,玢儿尽快教她一些重要的礼节。”

        此外,刘娉照例赏赐衣裳首饰给李妍。

        “诺。”

        玢儿退下,李妍跟着她学习汉廷后宫女子礼节,朝拜礼,赞礼,奉食礼,基本的坐容,站容。

        是日晴空如洗,新竹绿桐,荼靡醉软,桃李争艳,清新怡人。覆盎门甲兵陈列,威严赫赫,见平阳公主车驾施礼放行,及入覆盎门,车驾直奔长乐宫。

        长乐宫周回二十余里,宫垣东西长2900米,南北宽2400米,汉高祖称帝后任命丞相萧何主持建造,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建造而成。宫墙四面各设一座宫门,宫门外有东西阙楼,南宫门与覆盎门南北相对,西隔安门大街与未央宫相望。

        长乐宫内含十四座宫殿,均坐北朝南,其中前殿位于南面中部,前殿西侧有长信宫(即长信殿)、长秋殿、长定殿、永寿殿(即长寿殿)、永昌殿、永宁殿等;前殿北面有大夏殿、临华殿、宣德殿、通光殿、高明殿、建始殿、广阳殿、神仙殿、椒房殿和长亭殿等。另有温室殿、钟室殿、月室殿以及鸿台。宫殿之上,阁道相通,车马可行,阁道两侧建有栏杆,上下起伏,连绵不绝。

        皇太后居于长乐宫前殿西侧的长信宫,宽阔壮丽,幽深旷远,殿门高耸,红色阙楼直插青云,亭台轩榭参差错落,宛若龙鳞。殿前台阶红色漆绘,李妍紧跟刘娉身后,经过红色漆绘台阶来到正堂,上下察看,红柱火光炽射如彩霞繁丽绚烂,殿室内宽敞幽深,显得有些萧瑟和清凉。

        十位华美端庄的宫娥引路,来到正殿北面殿室,曲室迂回而深长,屋檐和房梁皆仿照星宿排列建造,绘有灵芝图案的斗拱层层叠叠,相互勾连,梁间短柱浮在半空,曲拱高悬,如彩虹横贯长空,木缘上雕刻着飞禽走兽的图案,虬龙盘踞,腾蛇缠绕,白鹿引颈,栩栩如生。

        李妍与玢儿候于内室外,二人双膝跪地侍于左侧,宫娥侍于右侧,上下间隔排列,内室门向外敞开,室内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王太后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轻轻摇晃,细心呵护,兴奋不已:“白白嫩嫩的皇孙儿,真像皇上小时候,胖嘟嘟圆滚滚,像只小猪,先帝见着他十分欢喜,给他取名彘儿。”

        彘者,是谓猪也。

        王太后的声音飘进李妍耳中,她忍不住嗤嗤笑了笑,玢儿急忙瞪了她一眼。

        刘娉笑道:“母后看了足足一个时辰了,快歇息吧!别累着。”

        王太后不允:“这是哀家的第二个皇孙,哀家高兴,怎么看都不累。”

        她伸手轻轻抚摸着小婴儿的脸蛋,他便大伸手脚,不停蠕动着,王太后越看越欢喜,笑得合不拢嘴。

        殿外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陛下驾到——”

        王太后朝着刘娉笑了笑:“哟,瞧瞧,哀家生的小猪这会儿想起我来了。”

        李妍随室外宫娥一同伏身叩首,步履声渐行渐近,一道匆忙的黑色身影从她眼前闪过。

        刘彻阔步走进室内,向王太后朝礼:“给母后请安。”

        王太后立即命令宫娥:“给皇上看座。”

        刘彻将身子挪腾到王太后跟前,看着她怀里的婴儿,露出一丝亲和的笑容,伸出食指在他嘴角拨弄挑逗,婴儿将小嘴歪向他的食指处。

        “恭喜陛下喜获麟儿。”刘娉福身致礼。

        刘彻开怀一笑,眼角眉梢挂着淡淡的忧伤。

        “王夫人诞下皇子可喜可贺,为大汉绵延子嗣,她的功劳皇上可不能忘?”王太后提醒道。

        “母后放心,朕已赏赐王夫人,并加封夫人兄长王温舒为中尉。”刘彻说罢,继续看着刚出生的儿子,冷峻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王太后欲言又止,脸上顿时布满愁容,忍不住叹息。

        王温舒早有耳闻,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抢夺财物,嗜好杀人,时常在月黑风高夜锤杀良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