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画屏初会

第(1/2)页

眼看着刘彻抱得美人归,刘娉心愿即将达成,刘陵便恨得咬牙切齿,焉能让他们姐弟这般称心如意?

        刘陵左思右想,必须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痛不欲生才好!但她仔细琢磨一番,这个时候向李妍动手准落不着好,刘彻派了不少人暗中保护着她。况且他现在正在兴头上,此时去为难李妍,刘彻非把自己皮给扒了。

        动不了李妍,那就只好报复刘娉,让她痛苦的事情非她的情郎卫青莫属!刘陵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虽然自己无法接近卫青,但他身边总有人可以接近。

        刘陵唤来家丞,吩咐道:“你去帮我做件事。”

        家丞上前来,刘陵在他耳边低语,告诉他自己的计谋,命他依计行事。家丞领命后出门施行,暗中买通一位相士,托他办事。

        相士得了好处便鼎力相助,专心候在卫青府邸旁,待他府中侍女出门时佯装过路人,将侍女拦住:“在下精通相面,无所不灵,人称’活神仙’,姑娘可愿一试?”

        侍女付之一笑,本不愿搭理,随意应付道:“多谢活神仙的美意。”

        占卜师将她拦住,声音微弱却咬字清晰:“姑娘细眉曲横,山隆齿弓,实乃贵人之兆!”

        侍女暗自窃喜,虽不知真假但心里却洋洋得意,相士见她已然心动,便趁势说道:“在下以为姑娘相貌秀丽,眼带笑意,必定兴旺家宅,多子多孙,将来非富即贵,必定是托身权贵显赫之门。”

        侍女笑意渐无,眉眼透着几丝愁闷,她低头暗暗瞥了大将军府邸一眼,旋即感伤地收回视线。

        相士见机便从袖里掏出一个小陶罐,小心翼翼地凑近她,指着小陶罐,压低嗓子道:“只要姑娘有了它,保管事半功倍。”

        侍女惊诧万分,脸色慌张,不敢收下。相士将小陶罐塞进她手里,叮嘱道:“他日姑娘生儿育女,鱼跃龙门,再来感谢在下。”

        相士言罢拂袖离开,侍女颤巍巍地将小陶罐塞进袖里,低首回到大将军府邸。

        卫青为人敦厚实在,身尊隆贵,府中侍女对他感恩戴德亦芳心暗许,恨不能成为他床榻之人,只是碍于自己身份低微,又有卫青的恩情与威严在,不敢有逾越之举。

        相士三言两语将那侍女的情愫推向顶峰,倘若真能为大将军绵延子嗣,死了也甘愿。这般想着,良心好受了些,侍女便打开小陶罐,将药粉洒进酒食里。

        卫青素来善待身边人,未曾多想,只是照例用餐,但这次却陷入意乱情迷之中,将侍女宠幸,其他两名亲近侍女闻悉后纷纷挤兑唾骂于她,那侍女唯恐把柄被抓,更担心她们联手整顿自己,干脆来一场姐妹情深,有好处大家一起分享,一来二去后谁也不再纠结此事,共赴鸿蒙之境。

        卫青领军塞外,刘彻仍旧满腹心事,匈奴狡诈无信,击退一次又卷土重来,反复无常,致使边境战事不休,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将匈奴主力军歼灭,让他们无力重整。

        自河南之役大捷后,匈奴于长安的威胁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刘彻使原有的陇西,上郡,北地三郡恢复秦时的规模,大汉势力北越今鄂尔多斯,西进沙漠北部,但匈奴仍数次寇边,及入河南,侵扰朔方,杀掠吏民,为确保河南地,朝廷于元朔五年、六年两次大规模反击匈奴于漠南,攻打单于和右贤王主力,迫使匈奴北遁沙漠苦寒地区,史称“漠南之战”,此役成功地切断了匈奴东部和西部的联系,但匈奴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巍巍與图,炎炎皇汉,刘彻深眸凝视,山河壮丽,岂能负哉!漠南大战反攻以来,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在北部边境构筑起严密的军事防线,并加强经营和开发河南地,巩固军事部署和战略地位。

        漠南大战后,匈奴单于及左贤王仍然具有相当的实力,威胁北部边境安全,刘彻酝酿着将北部边境军事防御阵线向北部推进,将战场向匈奴地域迁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恰恰与霍去病的思路不谋而合,轻装上阵,远程奔袭,开辟新的战场。

        要想对匈奴实行最强有力的反击,军费问题首当其冲,不解决这个问题,军队便无法凝聚力量,刘彻召开御前会议,除朝廷公卿大臣外,另添加侍中桑弘羊参与机要。

        桑弘羊出身雒阳富贾之家,精于心算,天赋异禀,十三岁入宫随侍,长期跟随刘彻伴读,深谙天子欲彰文治武功,扬威殊俗,故而上书建言:“汉有匈奴,如木生蛀虫,亦如人身染重病,如不加以医治,则病势渐重。周朝末年,诸侯国之间互通婚姻,签订盟约,然朝夕之间毁约弃盟,不讲信用,更何况匈奴,反复无常,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唯有以武力征伐,才能使边境安宁,天下百姓再无硝烟。”

        刘彻引以为是,授桑弘羊侍中,陪伴在侧,桑弘羊随驾多年,了解朝廷局势及边境战事,且长于理财,对国家经济颇有见解,刘彻十分看重他的才能。

        大农令郑当时见桑弘羊出现在御前会议中,立刻便领悟天子的用意,看来这次会议重在财政,所幸更置赏官名以来,自己早就有准备,悉心摸索后找到一条致富之道,奏曰:

        “文皇帝时,晁错曾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发国难财,发放贷子钱,取息过律,屡禁不止。王侯宗室,垄断盐铁山泽,鲜于缴纳貢赋,陛下虽富有四海,却无利可享,臣请将少府所辖盐铁归入大司农,使盐铁收归官营,充盈国库。”

        汉承秦制,少府为皇室管理私财,课征山海池泽之税,负责宫廷衣食住行等费用,提供赏猎游玩等服务,相当于皇帝的私库,而大司农则负责整个国家财政问题。

        刘彻看向桑弘羊,征询他的意见:“卿有何见解?”

        桑弘羊答道:“战事不休,外患不止,农夫除却地税外,仍要筹备现钱缴纳算赋、口赋、更赋及承担徭役,负累沉重,倘若再加征赋税,农民不堪其苦必群起对抗朝廷,故不宜加征弥补军费。天下钱财何其多,却并不掌握在陛下手中,何也?本朝立国以来,允许民间冶铁煮盐,富商大贾垄断盐铁生产和买卖,家财累计巨万,臣以为应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从富商大贾手中夺回盐铁经营,如此能使国库充盈,军费糜资迎刃而解,更能打击豪强,稳定天下人心。”

        “善。”

        刘彻非常满意,当即任命桑弘羊为治粟都尉,主管全国粮政协助郑当时,桑弘羊亦由宫廷侍从一跃出仕,正式步入仕途。

        推行盐铁官营必须要物色得力能干之人,最好精晓盐铁营生,只有一个桑弘羊显然不够,这么大个国家,必须要扩充人手。刘彻将目光落在郑当时身上,他既然主张盐铁官营,便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