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经济班(下)

第(1/2)页

第726章  经济班(下)

        罗芸这边,李胜利有太多不能说的细节。

        原因也简单,只因为人家里另有关系。

        风雨之中,肖虎或是他李胜利的作用更大一些,但风住雨停之中,这种关系就真的无关紧要了。

        这也是所谓的立场不同,各有各的阵营了。

        云山雾罩的给罗芸解释了一下,李胜利去王家大院看过之后,这才开上车去了小王庄。

        到了小王庄,李胜利给杜老爹先汇报的也不是经济班的事,而是领导病情的后续。

        杜老爹听过之后,点了点头,才肃着脸问道:

        “胜利,私自去给领导看病,你这次真是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自家贤婿私自定下去给领导看病,也真是让杜老爹很被动。

        当然被动的不是看病,而是看病过程之中,李胜利说的一些话。

        越俎代庖这茬,在宦途之中可是正经的大忌,一旦犯了,最好的结果就是冷藏。

        “爸,这事涉及到了前进干娘那边。

        这种认知,老爷子跟领导也是赞成的,同时杜老爹得自贤婿兼师爷的大市场理论,也被上层所认可。

        “胜利,经济班的事,我来做怕是不妥。”

        年轻有为,也不该是这么个做事法度的。

        这样的眼界,老杜自忖是不如面前贤婿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一代新人换旧人吧?

        “爸,上次会谈的时候,咱们不是办了一个临时的经济班吗?

        之前的会谈,这边看的是形势,而美方看的是市场,中间差的这个市场。

        办这个经济班,要不是您领衔,要不就得让杜鹏丈人领衔。

        按书本上的内容来看无关紧要,但真正落到实处,关系的却是百姓福祉、百业根基。

        这里面的事儿,您是不好参与的。

        正经回顾,如果是眼下赢了形势,输了市场。

        看着面前自作主张的贤婿兼师爷,杜老爹还是想要一个解释的。

        公私兼备,那还是美化的说法。

        听到李胜利常设经济班的话,杜老爹的眉头一皱,这就是真正的培植党羽了。

        将来的市场势必是要反客为主的,一句时移世易,说的却是前瞻性跟宏观眼界。

        养成了习惯,真没了主次,自家这贤婿,也真是不好控制。

        那边有一个专门针对领导的医疗组。

        办公室那边的人员,经过临时经济班的培训之后,一个个也都是眼界大开,对于国内外的局势,都有了比较客观的认知。

        这段时间,我看您还是主动请缨下去做事吧。”

        我觉着,这个经济班,还是要常设的……”

        这种考量,还是他视线不及的地界,对此,老杜更是无奈。

        虽说对自家贤婿的出发点有质疑,但杜老爹这边却绝对不会质疑经济班的作用。

        事到如今,杜老爹也清楚,在许多事上,贤婿李胜利有自己的通盘考量。

        客观情况就摆在了面前,真拿着理论去套,大市场的理论,也一样站得住脚,认可也是客观实际。

        真由他老杜领衔,许多事,别说是将来了,现在就说不明白。

        设在港城的经济班,除了有华尔街的经济、金融专家做老师之外,还有港城本土的资深买办授课。

        听着贤婿的工作安排,杜老爹这边无奈苦笑。

        而且还是那种培植党羽、结党营私、里通外国的门阀。

        对贤婿李胜利的出发点,杜老爹这边也没什么好怀疑的。

        虽说知道自家贤婿说的不错,但老杜心里还是升起了浓浓的无力感。

        一旦参与了,福祸难料……

        虽说他做事的结果也是这样,但出发点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

        到了他这样的位置,也真是必须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

        加上外面的钮璧坚,他这老丈杆子带着杜家,按书卷上说话,妥妥的就是门阀了。

        虽说有殊途同归的说法,但城门楼跟火车头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说吧,这次又要让我下去做什么?”

        李胜利说的常设经济班的建议是对的,但做事的主体还是要区分一下的。

        一展自己抱负的公私兼备,说白了就是私心大过公义。

        “爸,如今的老爷子不视具体的事务,领导那边又被健康问题拖住。

        意识上的对冲,在上次会谈之中已经很明确的展现了。

        眼界不到,或是具体的知识不到位,对许多征兆,熟视无睹的现在也不止是他一個人。

        许多事,别说参与了,知道了都是祸事。

        杜鹏丈人领衔,以后就真的要令出一门了。

        这是老爷子所不认可的。

        对杜鹏丈人而言,这个经济班存在大风险。

        而且经济班的人员,主要由骄阳跟钮璧坚筹划,您不点头,许多事,还真是不好做。”

        听完贤婿的解释,杜老爹的眉宇间山川浮现,贤婿说的经济班,既是现在事也是将来事。

        只是现在事好说,将来事难提。

        跟杜鹏丈人之间的关系,经领导点拨、老爷子暗示。

        杜老爹这边也有了准确的认知,携手合作、钳制对抗、互相忌惮、和光同尘,差不多就是将来事了。

        亲如一家的只能是家事,公事之上还是要公私分明的。

        “既然要常设,总要有个培训的人员范围吧?

        将你圈定的范围说一下,我再想一下。

        还有,既然要常设,经济班的办班地点就不能放在外面了。

        一来好说不好听,二来人都是从外面学成的,跟脚怕是立不住。”

        常设经济班的选员范畴,杜老爹听完之后,自己也就有了轮廓。

        这样的事情,总逃不过一个亲疏有别的。

        说是培植党羽也不是不成,虽说话不好听,但实情就是如此。

        经济班有常设的必要,同样也是实际需要。

        自家贤婿的手脚需要绑缚一下,对老杜而言更是刻不容缓的。

        经济上的事,他还在摸索之中,而面前的贤婿,早就已经成竹在胸了。

        原因,杜老爹也找到了,无非就是这个中医女婿,参透了中苏南的关系,跟老美运行规律。

        宏观来看,这对老杜而言也不难。

        老杜的难点是在具体的事务上,这就跟治病差不多了,可能医生的眼光跟常人也有不同吧?

        但这一点不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