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又见钓鱼

第(1/2)页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
  事件发生第二天,中日双方就此事开始交涉和谈判。
  8月13日,淞沪抗战由此展开,中国军队对上海市区之敌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其攻击重点最初为虹口,后转向公大纱厂。
  到8月23日的时候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每一天,爆炸声此起彼伏,飞机与大炮的轰鸣响彻天际,街头巷尾充斥着流离失所的难民身影,而租界外则不断涌入潮水般的人群,只为躲避这场战乱。
  “姆妈,窗玻璃已经碎了,就别再操心了。”刘松风紧紧握住刘母的手,引领她离开那已因爆炸而满目疮痍的劳工新村。剧烈的震动使得屋内玻璃尽碎,碎片散落一地。
  然而,刘母却固执地拒绝离开:“我不走,我就待在这儿。”
  刘松风费尽口舌,终于说服了刘母,暂时将她安顿在法租界内租住的房屋中。他安慰母亲,待战争平息后再一同回家。
  前不久,张静雅以铺子忙碌为由,离开了刘家,吃住都在铺子里。刘母对此深感痛惜。然而,刘松风心知这不过是借口,他已从【情报系统】中得知张静雅已经离开了上海。
  【你今天见过张静雅,获得相关情报——两天后张静雅将前往临澧接受培训。】
  想到余幸民日后得知自己招了一名红党进入赫赫有名的“临训班”时可能的后悔模样,刘松风不禁暗自发笑。
  他深信,张静雅的档案必定是完美无缺的,即便是她在北平的经历,也必定能找到证明人。特科工作的细致入微,是多年地下工作锻炼出来的。特务处招新的考察人员,他们一定是看中了张静雅在上海长大的经历,以及她清白的身世和女子高中的学历,才将她推荐给上级。
  刘松风知道张静雅的上级一定是非常乐意促成此事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马伯初向上级汇报了张静雅的情况后,江苏省委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他们认为,张静雅若能顺利毕业,就能在特务处打入一颗钉子,这对他们来说利大于弊。
  马伯初的心情复杂而矛盾。一方面,他因为张静雅的离开而感到失落,他的小组被分配到了浦东地区进行灾民的安置救援工作,这并不是他所期望的;另一方面,他又为张静雅未来的重要使命感到高兴,他衷心希望她能够坚持下去,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
  另一边,上海站的程雨时很忙,上海站也很忙。
  戴春风命令上海站配合忠义救国军一个大队在沪进行暴动,分成五路袭击日军的军需仓储与虹口的军用机场,并散发抗日宣传单。
  令人痛心的事,淞沪抗战打响后,战场上经常出现了汉奸暴露我方炮兵阵地及高级司令部地址供敌机轰炸的事件。
  为了防谍,戴春风命令以谍制谍,调派上海站的人前往战区,专门侦捕汉奸,保护通讯线路与桥梁,并负责防空监视以及引领部队。
  更重要的是由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