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分家

第(1/2)页

宁真琦年纪虽小,那两条小短腿儿跑得可一点都不慢,哒哒几下就跑到外公家。

        正是春耕的时候,外公家十三岁以上的男丁和大房二房的两位舅妈都在地里,只有外婆守着一屋子小萝卜头在家干活。

        真琦冲到外婆面前大喊:“外婆!大哥要和二叔分家啦!”

        李老太太大惊:“好端端的怎么就要分家了!?”

        真琦年幼,连分家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理解分家的原因?只能摇头道:“二婶凶我们,还推大哥。大哥摔倒晕过去了,醒来二婶就说分家。”

        李老太太听着什么“推”、“摔倒”、“晕”的,心惊肉跳,心中暗恨道:肯定是二房夫妻欺负三个外孙了,可怜的逸哥儿,小小年纪竟要遭这种罪。

        她心疼之余气愤不已,遂招过一旁同样惊呆了的李四火,让他去地里喊人。

        李老汉一直得意自己有宁真逸这么个神童外孙,孙辈当中最疼爱的就是他,连亲孙子都要靠边站,哪能受得了宝贝外孙受欺负?听了李四火的话就招呼一大家子:“抄家伙!”气势汹汹地上了宁家的门。

        宁真逸和便宜二叔互相大眼瞪小眼也就十来分钟的功夫,宁家院子里呼啦啦涌进来一大群人。原来来的人不仅是外公,在村里的四个舅舅,大舅妈二舅妈以及能跑的几个表兄弟全跟来了。

        甚至不止外公家,还有其他李氏族人都跟过来看热闹。毕竟李老汉是在地里被叫回来的,在李老汉附近耕地的人自然也听得见。

        宁文瑞和宁映雪把村长李老汉请进堂屋,三人各自分长幼、主次坐下。其他村民则在堂屋门口围观。

        李老汉率先开口:“既然要分家,你们想好了家当怎么分了吗?”

        宁文瑞还在盘算着怎样让自己多得一些家产,可他毕竟常年不在家,又从来没有过进项,根本不知道家中到底有多少家当。而且宁文瑞做贼心虚,看见李家村来了这么多人,自己先怂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宁映雪可没有耐心等他慢慢想,直截了当道:“首先,各房所住的屋子里的东西各归各的。其他的东西,大房分七成,二房分三成。宁家的房子,归二房。”

        宁文瑞的愤怒尚未出口,赵氏先跳起来:“什么!?大房三个小孩子凭什么分七成!?”她真的很有勇气,在“被卖”的威胁下竟然还能跟宁真逸杠。

        “嘁”宁映雪嗤笑:“如果二婶觉得不行,那其他东西分二房七成,房子归大房也可以。”

        赵氏立刻哑火:二房这儿五个幼儿再加个断了腿的大人,怎么搬?

        宁文瑞倒是想多要一些,但……他找不到多分一些家产的理由,有大侄子的威胁在前,他现在也不太敢正面跟宁真逸杠。

        而且最让宁文瑞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个,而是:宁真逸说房子归二房,意思是说不打算住在这里了?若大房没有搬走,家产的事,还能照原计划操作,若大房搬走了,那他还有什么戏唱?

        遂装出一脸忧心忡忡地问:“逸哥儿这是想搬走?你一个小孩子带着弟弟妹妹独自居住很苦的。跟二叔一起住可能会好一些。”

        宁映雪挑眉,果断开怼:“二叔会砍柴?二叔会种地?二叔搬得动重物?”她根本不考虑分家后一起住这种选项。二叔二婶一看就居心不良,跟他们一起住,万一哪天自己莫名其妙死了,到了阎王爷面前,都不好意思喊冤的!

        不会,不会,腿养好了也搬不动。宁映雪每问一个问题,宁文瑞就哽一下,等宁映雪三个问题问完,宁文瑞差点被她噎死了。

        没用的二叔终于意识到,这次分家恐怕是真的很难骗大房跟二房住了,更何况一旁还有一大群拿着农具、虎视眈眈的李家人,根本搞不赢,还是趁机多捞一些比较划算。

        最终,他不甘却无奈地接受了大房要搬走的事情。

        前面大侄子说的各房居住的屋子里的东西归各房……虽然他总觉得大哥那里还有别的值钱物件,不想同意,但他找不到借口反驳,在李家十几口人的盯视下只能点头。

        宁文瑞暗想:“虽然该多弄点家产,可名声同样重要,若是腿养好了,总还要继续念书考科举,现在就把名声弄坏了,得不偿失。分家之事干脆让赵氏出头,自己只在关键时候说两句就行。”遂开始装哑巴。

        赵氏看宁文瑞没有反应,终究不敢多话。至于其他屋子里的财物划分,赵氏还是有点意见。

        宁映雪想了想,只要能干脆利落地分家,财物上也没必要掰扯太多,就算分到的东西少一点,她一个现代人,还不会赚钱吗?于是又退了一步:“家中除了大房二房居住的几间屋子以外,还有奶奶居住的正屋、我们现在呆着的堂屋,灶房和放杂物的柴房。大房二房各自居住的屋里东西各归各的,其他几间屋子我们都走一遍,指着实物分吧?”

        赵氏觉得这样也好,免得大房偷偷占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东西,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一大群人乌泱泱地朝着正屋走去。

        一走进这间屋子,宁映雪眼前自动浮现出许多场景,放电影一样的出现了很多宁老太太生前的画面,让她一时有些恍惚。

        宁老太太的日常衣物用具之类在办丧事的时候就当做随葬品放进棺木里了,屋子里显得有些空荡。随着屋子主人的逝去,往日的欢声笑语也一同逝去了。

        赵氏一进屋直奔床头而去,从放枕头的位置拿起了一个匣子。

        众人看着它被打开,是装钱的匣子。大家一起清点了一遍,宁家办完丧事后,竟还剩七百六十八两六百三十五文。

        赵氏一手叉腰:“逸哥儿,咱们宁家现在共十口人,大房只有三个孩子,我二房却大大小小足有七口人,这银钱当然应该分二房七成。”

        宁映雪冷冷看了她一眼,一句“全家的家当都是我爹挣的,你怎么好意思要七成银子。”怼了过去。

        赵氏自觉理亏,却不甘心少分,于是两手叉腰大声道:“不管怎么说,二房七个人,大房只有三个人,二房应该多分!”

        宁映雪冷笑道:“二房已经占了房子,银钱上还想占大头,你怎么好意思?”

        赵氏不甘示弱:“二房七个人,大房只有三个人呢!”

        宁映雪翻开账本:“当初起宅子的时候,花了足足三百六十多两,既然宅子归二房了,起宅子的钱当然也要算进去。宅子钱加上现银一共一千一百二十八两,两房对半分是五百六十四两。也就是说,大房拿五百六十四两,剩下的才应该归二房。”

        赵氏一听,坐到地上开始撒赖:“二房七个人,如今没一个能挣钱,银子少了,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人!婆婆刚刚去世,若是你宁真逸逼死二叔一家,让婆婆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那就是你宁真逸不孝!”

        “笑话!”宁映雪被气笑了:“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爷爷去世时,宁家的财产就有至少七成归我爹了,二叔只能分爷爷财产的三成。可惜啊,爷爷去得早,也没留下什么东西。该分给二叔的份,早就被他吃完了。如今我就是一个字儿也不分给二房,也属合理合法。二叔从襁褓婴儿被我爹抚养长大,整整十八年的养育之恩,不指望你们二房报答,你二房三年的抚养费,我也不用你们补交,如今还给你们分一份家产,你们就偷着乐吧!我爹在时,你们二房一大帮人都是靠我爹养,我爹自己乐意我一个晚辈当然不能说什么。可如今我爹不在了,你做长辈的总不会腆着脸要我一个晚辈替你们养孩子吧?”

        赵氏又把双手叉到腰间,正想撒泼,一旁李家大舅李一金冷冷地哼了一声:“厚颜无耻!”赵氏一顿,回头看了一眼门口拿着农具的李家众人,又看了看自己一家子残疾的残疾,年幼的年幼,终于怂了。

        宁文瑞用他不是非常好的算术算了半天,发现银子直接三七分,二房能拿二百三十两,若把宅子折算进去对半分,二房只能拿二百零四两,最终选择了银子直接三七分,大房七,二房三。

        宁真逸懒得扣零头那几文钱,拿走了五百三十八两。宁文瑞和赵氏一算发现自己多拿了四百四十五文,赵氏一脸的喜出望外,拢一拢收进了怀里。

        宁映雪顺势提出,既然二房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