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定国公府

第(1/2)页

定国公府老夫人出身常博宁氏,这事京中贵人都知道。

        当初天下大乱,天启朝的文武百官直接在战乱中死了一半。萧氏初定天下的时候,又为了安置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兄弟,清理了一大波前朝臣子,让他们滚蛋回家。

        总之,大昭现在的高官,大部分是泥腿子出身。泥腿子们当了高官,很多人都会休妻再娶,让陪伴自己多年,出身低微的老妻下堂,娶名门世家的女儿为妻,没有休弃发妻的人家不多。

        而没有休弃发妻的开国元勋当中,妻室原本就出身名门大族的,只有定国公府一家,十分好记。

        定国公府是开国元勋当中少数没有被皇帝疑心的人家,宁真逸报她的名号,比较安全。

        任凭哪个大族,也有家境不好的。当初宁老太太虽然出身常博宁氏,但是她那家庭条件,跟泥腿子也差不多了,只是宁氏一族惯来清高,嫁女都只允许找上九流的人家,所以才嫁到了当时同样穷困的卓家。

        知道宁老太太娘家真实情况的人不多,只有太后和几位开国元勋的原配。原配夫人们早就下堂了,而太后,她不是建元帝的亲娘,她才懒得管那些破事。建元帝的亲娘淑贵太妃出身低微,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陈年旧事。所以宁真逸这般乱攀亲戚,满京城竟然没人发觉不对。

        实际上宁真逸和宁老太太的关系早就出五服了,只是从族谱上仔细翻翻,还能排个辈分罢了。

        宁老太太忽然听说有这么个亲戚来京,也是十分诧异。当初她父亲早亡,且家中没有男丁,母女俩被自家叔伯撵出家门的时候,就跟族里断了来往。后来她做了定国公夫人,因宁氏一族清高,竟也没人来攀附,只是每年年礼几乎没有断过,对外表示两家没有仇。除此之外,真的什么联系都没有了。

        所以宁真逸的出现怎么能不惊动宁老夫人呢?

        宁真逸带着傻弟弟和傻徒弟在京中跟着殷玉堂玩了两天。这天晨起,却听小厮来报,说定国公府老夫人要见自己。宁真逸这才反应过来,虽然咱只拿老夫人当幌子,可是做戏要做全套,拜访老夫人是必要的行程。

        宁真逸当即回答:“本担心贸然拜访会冒犯老夫人,等着殷二少爷引荐呢,谁知……回复定国公府,就说晚辈明日辰时会到府上拜访。”

        这种时候就必须让殷二少背锅,几十年没来人的亲戚家,忽然来了个人,随随便便就上门,很容易被当做打秋风的,正经走亲戚都是先送拜贴。但是依照大昭的规矩呢,宁真逸是男宾,宁老夫人是女眷,就算宁老夫人已经六十多岁了,宁真逸也不能随便给她递拜贴,要由亲戚引荐。

        当然,宁真逸直接给定国公递拜贴也行,只不过定国公公务繁忙,自己这么个没名没姓的远房亲戚忽然来访,人家未必有兴致搭理你。而宁氏一族对外形象嘛,就是清高,他直接给定国公递拜贴,一不留神就被说成是攀附权贵了!自降格调的事情不能做啊!

        宁真逸不认识卓家人,上京以来也“只认识”殷玉堂,引荐宁真逸拜访宁老夫人的事情,应该由殷玉堂来做。殷玉堂没有引荐,宁真逸就不能主动上定国公府的门。

        幸好,玉骨知道自家主子要上京的时候,就特意去定做了京中流行的男装。宁真逸明天穿自带的衣物去定国公府,完全不怕失礼、跌份。而且他还带了一大堆伴手礼,都是柳怀州的特产,就是为这种情况预先准备的。

        定国公府的人还很理解呢,说殷二少刚刚改邪归正不久,偶尔不靠谱也是有的,希望表少爷不要见怪云云。

        宁真逸挑了挑眉,定国公府这个下人级别很高嘛?竟然敢公然编排主子。

        宁真逸把真泽抓过来,嘱咐他晚上早点休息,明日要早起去定国公府拜访,还把明日要穿的衣服也给真泽安排好了。唉,玉骨不在,就只能自己临时充当一下老妈子。

        第二天,宁真逸依约带着真泽上门,定国公府早已安排了人在门口等着了。

        兄弟二人跟着管事走到了一处月亮门,又被等在那里的老妈妈接手,进了后院。宁真逸赶紧让小厮把带来的伴手礼交到等在院门口的老妈妈手中,超大的两个盒子,里面是分装的小盒子,分别标注哪一样礼物是送给什么人的。譬如说男性长辈们的礼物统一是古玩字画、男丁们就送砚台笔墨。女性长辈送琉璃簪子、玉簪子,平辈的姑娘送柳怀州时兴的绢花。

        幸好老大给了自己一个名单,不然自己今天来定国公府,岂不是要失礼了吗?

        宁老夫人的院子是后院正当中最大最华丽的那一个,前厅朗阔大气,不过两侧放了许多屏风。宁真逸五感敏锐,听见屏风后面有许多呼吸声,还有或明或暗的目光盯在自己身上,不过女眷们浑身上下都是首饰,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