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成亲

第(1/2)页

回到宁家以后,宁真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代晏懿轩接下来一个月,紧紧盯着“尖叫鸡”,他绝对不能在近期死了,免得他的家人讹上自己。等一个月后,他爱怎么死都不关宁真逸的事了。

        宁真逸离开贡院之前,已经派人问清了“尖叫鸡”的姓名和住址。那厮没有通过此次乡试,估计不日就要回乡。也就是外地人,不知道宁真逸的名声,换了本地人才不会质疑宁真逸的名次呢。

        总之,晏懿轩大概率要“出差”。为此,宁真逸特意安排了玉骨帮忙照顾他的亲戚。

        宁真逸打人事件很快随着宁真逸中解元的事情一起传遍了锦丹城,有人说宁真逸竟然动手打人,有失君子风度,被宁真逸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怼了回去。

        很快,大家都意识到宁真逸是个“真性情”的解元公,并非没有脾气。

        乡试结束,宁家没有办庆贺的宴席,也不收贺礼,只给前来贺喜的客人一人送了一斤花生糖。客人们都很诧异,宁真逸却答待来年春闱高中,再庆贺不迟。

        反正宁真逸在柳怀州已经是谦谦君子的代表人物了,这次大家都没有凑在一起夸,只感慨了几句宁解元不愧为君子,已经是连中四元了,他都不骄不躁,仍然是那副端方温润的样子。

        末了还要八卦一句:大约只有殷二姑娘能让宁解元失态了吧?这样优秀出众的男子,竟要娶殷二姑娘这样的女子为妻,真是,啧啧啧啧。

        宁秀才成了宁解元,那些对宁真逸有想法的人家更加惋惜了:一时没有抓紧,竟丢了个解元女婿啊!亏!血亏!

        有些心思活络的人,就开始想着给宁真逸送小妾、歌舞伎之类,均被宁真逸冷着脸拒绝了,旁人问起,他只回答:“太丑,不要。”

        然后大家就懂了,对于这一门亲事,宁解元未必真的不满意,起码殷二小姐的容貌,那是有目共睹的美艳。

        大约是有人给宁家送小妾、歌姬的行为刺激到了殷氏族人,很快,殷氏有族老上门催婚。当然来人是把话说得很好听的:“如今宁解元考过了乡试,明年该参加春闱了吧?不如早日成亲,到时家中有人主持中馈,宁解元也能安心赶考。”

        宁真逸憋气,将脸憋红后,用勉强的口吻回答道:“殷三老爷所言甚是,小子不日会派媒人上门,尽快完婚。”

        殷三老爷心满意足地走了,宁真逸磨磨蹭蹭了两天,才让宁福去请媒人上门。

        玉骨早有准备,找出了已经准备好的东西,交给了宁福。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六礼流程。纳采这一步,在七月份已经完成了,现在剩下的步骤只有:

        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找人进行占卜。

        由于殷家要求宁真逸离开锦丹城前办完婚事,时间特别赶,问名和纳吉是同一天进行的。上午问名,宁真逸中午拿到了殷淑雪的八字,下午就拿着两人的八字去了锦丹城最大的道观。

        宁真逸给足了香油钱,那道士特别干脆地得出了“大吉”的结论,还算好了婚期。第二天,纳吉的结果送到了殷氏,跟随而来的是纳征的聘礼、以及订好婚期的单子。

        宁真逸把家中能掏出来的好东西全掏出来了,布料、头面自然不少,还把第二次千抽抽到的玉精环、神梦铃等物通通混进聘礼里面。当然,礼单上写的不是“玉精环、神梦铃”,而是翠玉手环一对、金丝缠花香囊一个。只有殷淑雪滴血认主以后,才能看见它们的说明。

        虽然殷淑雪是被殷世子“赶到”老家的,但带回去的人也不少,自然没有人敢私吞她的聘礼,全部交到了殷淑雪手里。

        宁真逸定的婚期是那道士给的最近的吉日,十月初八。时间很赶,只有一个多月,宁、殷两家都忙得团团转。

        去年冬天跟着殷淑雪到达锦丹城的人全都是她的嫁妆,西京城那边听说了殷淑雪的婚期,又紧急派人送了一大批嫁妆过来。

        宁真逸也只能庆幸,幸好自己早早搬到祥新街。这里的宅子地方大,够放殷淑雪的嫁妆,还有那一大群人。

        虽然宁真逸演出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但是办喜事嘛,该请的人还是要请。宁真逸给远在老家的外公一家、柳怀书院的夫子、同窗、关系较好的学长们以及左邻右舍都发了喜帖。邀请他们前来喝喜酒。

        九月中旬,晏懿轩回来了,宁真逸以为“尖叫鸡”已经回乡了,没有多问。

        又过了几天,大约是婚期前半个月,殷淑雪带着一大帮家丁招摇过市,到达宁家。她是来指挥家丁打扫卫生的,顺便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