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再搞几家

第(1/2)页

虽然剩下的豪族不敢对宁真逸伸爪子了,可宁真逸没打算就这样轻轻放过他们。

        去年宁真逸刚来的时候,原本并不打算直接开荒,开荒费时费力不说,刚开好的地肥力也不足。能用现成的肥田,何必退而求其次呢?于是派人在乡间推广番薯和玉米。

        是当地豪族联手在县里散播谣言,败坏宁真逸的名声,还说新县令所说的新粮都是假的,是为了让百姓颗粒无收,然后逼他们向官府借贷。背地里却又找人打听新粮的消息,考虑是否要把新粮通通偷走,让新县令没得发!

        那小小一丁点儿,站在高处一眼就能全部看完的县城,地下竟然有那么多密道!若非看守粮仓的人警醒,宁真逸带去做种子的番薯和玉米真的有可能被偷走的!虽然他空间里还有好几吨的番薯,可他怎么跟那么多人解释自己大变粮食的事情?

        开荒和建城,最初只是嫌弃番禺这地界开发度太低,不够繁华才做的长期规划。被那些豪族这么一搞,宁真逸只好被迫提前了开荒计划和建城的计划。原本他打算第一年先让当地百姓种地,等粮仓里满了,百姓胖了,明年再开始开荒和建城的。虽然规划中的新城比旧城大了三倍,但旧城实在太小,新城也就那么点大,若是春耕后再开启工事,扣除夏收秋收,完全可能在冬季来临前建完,而不是夏收后匆匆开始,百姓还要大冬天顶着刺骨的寒风干活儿。

        那些豪族拼命作死,惹毛了宁真逸,他才决定下重手的。现在只收拾了五家,番禺还有大大小小十六七家的豪族呢。

        所以他腾出空闲之后每天上衙,除了断案的时候以外,都在看卷宗。越看越是心惊肉跳:全都是冤假错案!姓万的下手太狠毒了,动辄就是破家灭门。当然,也许是那些豪族狠毒。放眼望去,没有物证只有人证的案子比比皆是。可是大家都知道,人证的证词是最容易作假的。一大堆涉案人员的口供,把污水全都泼到老百姓身上。最终的判决都是百姓家破人亡,官府抄没财产。宁真逸看完卷宗,就去查被抄没的财产最后的去向,基本上能精准锁定造孽的是哪一家。几个月功夫看完卷宗,番禺城曾经二十多家的豪族,没有一家是无辜的。

        宁真逸也曾经派人去探查那些案件的线索,可惜这些案件大部分时间久远,残留的证据全都被抹掉了,而且宁真逸手边可用之人实在不够,他总不能向殷华清借暗卫吧!

        他能派出去的只有寒云一个。寒云训练的那些暗卫年纪还小,别说功夫,连身子骨都没长开呢!

        宁真逸现在的情况就是,陷入了僵局:明知道那十几家的豪族没一个好东西,明知道他们伙同万县令害了很多百姓,但他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定不了那些人的罪,自然也就没法搞他们。

        没法收拾那些犯罪分子,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逍遥法外,还能继续过每天前呼后拥,呼仆唤婢的日子,实在是令人心塞。但宁真逸又不是个侠客,不能玩替天行道那一套,只好把郁闷都写到话本子里。

        他写的第一本《仙途》讲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第二本《侠客》打算讲快意恩仇、侠之大者,把那些豪族造的孽全都写进去,试试看会不会有游侠跑来番禺替天行道!

        可惜,他的马甲已经掉了,不然就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啧。

        牡丹花集团目前还没有开到番禺,这里的人不知道《仙途》,更不知道什么江湖夜雨。反正现在番禺的豪族也不会知道江湖夜雨在话本子里把他们干的坏事全写出来。等他们知道的时候,宁真逸早该把这些人收拾完了。他写得可放心大胆了。

        结果新书发布出去两个月,番禺来了一位故人。

        宁真逸听到有人自称故人,要求见自己,还有些好奇。结果一走出去,他麻了,是当初那位木大叔。

        宁真逸第一次去西京城的时候,中途打猎捡到了个半死的武林人士,治好了伤就自行离开了,谁知几年后他竟然主动前来找自己。

        宁真逸惊呆了:“木大叔此次来寻我,所为何事啊?”

        木大叔行了一个抱拳礼道:“穆某江湖事了,如今归隐,却长日无事。近日听说宁大人勇斗豪族的壮举,特来投奔,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结果宁真逸第一反应却是:“所以木大叔真的姓木啊?是木头的木吗?”

        穆鸿飞:……这是重点吗!?

        “是肃穆的穆。”

        宁真逸笑嘻嘻:“开个玩笑,穆大叔不要介意。我最近太缺人了,穆大叔来得正好,有一件事,我正愁没有头绪呢!”

        “但凭大人吩咐。”

        然后宁真逸把自己这几个月看的卷宗里那些冤假错案大致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