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税收

第(1/2)页

夏日的番禺是瓜果的海洋,漫山遍野都是成熟的果子,宁真逸在番禺新建的豐园同样是硕果累累。

        之前建城的时候,工地上的瓜果都是由豐园出产,百姓吃惯了个大味甜汁多的果子,现在没得吃了,难免嘴馋,就开始采摘山上的野果。不过未经人工驯化的野果嘛,那个味道,谁吃谁知道。没办法,大伙儿又开始问建城时每天的果子是谁负责供应的。多方打听后,百姓知道了之前工作餐的果子,都是县令家的产出,如今县令在广场边上的水果店平价卖那些果子。

        百姓找到了那家水果店,问了价钱觉得贵,可是转念一想,建城这一年来,大伙儿吃的都是这样的果子。建城的工人据说有上万人,县令每天要提供上万人份的果子!又觉得宁县令对大伙儿真是太好了。不就是水果有点儿小贵,这有什么!有宁县令在,只要努力工作,就会越过越好!吃点果子而已,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主要是店主说,宁县令家里也是吃这些果子。百姓听了,就感觉很亲切,仿佛是县令把自家果子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吃一般。

        再说,新城百废待兴,城中有很多店铺缺人。县令家的店铺开出了不低的月银,大部分店铺都不好意思把月银定得太低。少数月银低的工作,没人爱去,最后被迫提价了。

        是,这些商家多付的月银,最后都会变成成本,加在货物的标价上面。可是百姓收入高了,商品贵一些也买得起。这样一来,市场就盘活了。

        牡丹花集团需要的地产,已提前按照需要留了富余的部分,就算到时候发现有什么不妥,也有地方搬。反正殷华清财大气粗,不用替他省钱。

        在城中居民区开始了热热闹闹的盖房之时,牡丹花集团也开始了新店的装修。

        集团船队是今年春日里离开番禺的,估计最快也得要明年才回得来,但是,新的港口,还有仓库,现在就要开始盖了。

        殷华清开展了个业务,只要商户出钱,就可以租用海船,船长、水手还有护卫全都由牡丹花集团出。若是海船回来了,集团抽三成财物作为报酬;若是回不来,那么财物和人手的损失,均由牡丹花集团承担。

        这种远海航行的船队,一般都要出去一年半载的,反正等他们回来,肯定需要租用仓库。有些人在海上漂久了,见到陆地就不愿意再上船。将来番禺的集团分部也会开展陆地护送业务,商户也可以雇佣运货队伍,走陆路回乡。就算他们急着走,不租用仓库,一般也得到客栈里睡一觉、休息几天之类。所以旧城遗址除了建仓库以外,还会有客栈。

        给刚刚住进新家的百姓充分休息的时间,同时,宁真逸提前发出公告,将在八月组织新的一轮建设工事,这次要拆除旧城,并且在旧城遗址上盖仓库。

        底下又详细写了需要多少人手、有哪些手艺的工人优先录取、工资待遇等事项。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一时间,百姓又激动了起来。可惜报名时间还早,眼下不过六月底,七月马上要准备夏收了,夏收结束马上就是夏种,全部折腾完,基本上要到八月份。宁县令定的时间刚好在夏种之后,完全不耽误农时。而且,按照惯例,等到秋收的时候,应该也会给大伙放假,让他们回去参与秋收。

        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百姓怎么能不爱戴他呢?

        结果是,豪族们的隐户又开始逃跑。

        追求更舒适的生活,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当初隐户能为了逃避沉重的徭役和苛捐杂税跑去做黑户,如今当然也能为了吃饱穿暖再度逃走。

        一样是干重活,至少去县令那干活,吃得更饱、更好,努力些还能买上新房子,用青砖和水泥盖的、大风都刮不动的新房子!

        躲在豪族的庄园里,吃不饱穿不暖就算了,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而且终生只能躲在那个挤满了其他隐户的小庄园里,住低矮、破败、不用风吹,自己就会倒的破木屋。

        这对比太强烈,是人都知道要怎么选啊!

        八月,夏种之后,宁真逸依约开启了招收建设仓库的人手。百姓早就憋着一股劲等着县令一声令下,立刻冲去抢名额了,哪里舍得落后于人?也就半天的功夫,不但需要的人手招齐了,甚至还多出一倍的人。因为特别热情想要参与仓库的建设,根本拒绝不了,只好都收了。

        有了第一次建城的经验,盖仓库的速度就快很多。更何况仓库就那么一点大!没等秋收开始,仓库就盖完了。百姓失落得要命,恨不得宁县令天天征徭役,今天挖水渠,明天建水库才好。

        在百姓的翘首以盼中,宁真逸终于又宣布了新的工事:明年春天,预备在珠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