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宫中

第(1/2)页

开春后,宁真逸在邸报上看到了关于殷华清派三十万大军去北境巡边的消息。

        很显然写这个邸报的人对这件事情是不支持的,尽管公文要写得中立、客观,然而从字里行间还是能感觉到笔者隐约的不满。这也能理解,边关自有守军,哪里需要你摄政王操那个闲心?再说谁家巡边要三十万人?

        殷华清这个操作,心思敏感些的人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有反心了。

        宁真逸把这事在脑子里一过,就大致知道殷华清是为什么要派人去巡边。不过,相比起朝中诸人,宁真逸更在意打完以后要干什么。

        他把周围的人都打发走,独自在书房里,打开光脑就开始给殷华清发消息。殷华清收到消息,回复说先打一顿,打服了以后开边贸。

        宁真逸想了想水关郡都有什么特产,然后感觉自己也可以凑凑边贸的热闹。

        水关郡嘛,沿海嘛。

        最多的特产不就是珠宝和海鲜?

        还有茶叶,水关郡并不是只有近来大受热捧的水关岩茶,还有许许多多别的品种。只是从前交通不便,很难运送到中原罢了。至于水关岩茶,还是暂时不考虑卖给北蛮人了。

        不是咱歧视北蛮人啊,是目前北蛮还算敌国呢,谁把这样的好东西给敌国,不是缺心眼儿就是内奸。目前这东西只有大昭最顶级的权贵知道,家世或者官位低一点,都不知道水关岩茶的存在。

        很显然,位高权重的那一波人,没有缺心眼儿。

        宁真逸自己一时半会儿能想到的只有这些,再多的只怕还是得问问商会会长。宁真逸喊来水关郡的商会,跟他说了边贸之事。

        商会会长第一反应当然是高兴,朝廷举办的商贸自然是有保障的。很快又开始发愁,因为水关郡和北境距离实在太远了!这货物送过去都要走上几个月,真的能赶上吗?

        而且说实话,只要走上几个月,已经是大昭官道修整得好、船运发达的结果了。刚刚建国那会儿,从南到北的路根本不通,用脚开荒的话,走上一年都走不到。

        商会会长姓王,他很快跟宁真逸说了他的顾虑,宁真逸笑道:“这有什么,本官刚好会一些仙术,到时候直接用仙术传到那边就行。”

        王会长震惊:“这,难道大人写的那本《仙途》是真的?”

        宁真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是啊,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啊,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是可以修炼成仙的。只是现在已经到了末法时代,灵气已经不足以支撑人飞升了,可是天赋绝佳之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还是可以掌握一些仙术。譬如说这五鬼搬运之术,本官刚好会用。”

        王会长瞳孔地震,这会儿时间他已经不止是惊讶了,他世界观都被刷新了一遍!

        唉,又一个被宁忽悠忽悠瘸了的老实人。

        皇宫之外,人人都在为生活忙碌,皇宫之内,想要好好生活却需要不停斗争。

        新晋妃嫔们都是秋日入宫的,在宫里待了一个冬天,已经斗死了两个,这还是因为冬天不方便搞事的缘故。

        鸿嘉帝登基之后,后宫里一共进了四个妃子和十八个低位妃嫔,共计二十二人,现在只剩下二十个。

        真琦仍然在装病避宠,除去年龄太小,打算养几年再侍寝的,另外那十几人倒是斗得热火朝天的。

        现如今后宫之中,最得宠的是谭映月,她聪明,有才华,长相也算是出挑。这群妃嫔当中容貌最美的是真琦,她哥帅到能让女纨绔当街强抢,做妹妹的也差不到哪里去,不过皇帝还没见过真琦,所以不算。

        扣除真琦,第二美貌的是德妃梅氏。德妃也是个聪明有才华又美貌的女子,但她在京中长大,知道这位鸿嘉帝的底细,对他实在生不出多少尊敬爱慕。鸿嘉帝在宫中缩头缩脑地过了这么多年,别人对他的态度,他最是敏感,怎么能感觉不到德妃对自己若有似无的嫌弃?所以一直对德妃淡淡的。

        德妃再往下,就是谭映月最美了。说得难听一点,谭映月可以算是德妃的平替,而且还没有德妃嫌弃皇帝的毛病。所以一个冬天过去,满皇宫最得宠的就是这位谭妃。

        大昭后宫的位分是这样:

        皇后:超品

        贵淑德贤四妃:正一品

        妃:从一品

        九嫔:正二品

        婕妤:正三品

        美人:正四品

        才人:正五品

        宝林:正六品

        御女:正七品

        采女:正八品

        (有从二品、从三品……但没必要写,所以略过)

        谭映月一入宫就是正三品的婕妤,一个冬天过去,升了三级,如今已是从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