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设立郑州经济特区

第(1/2)页

  李恪重新回到宫中。

  刚才没去帝都大学的时候,他刚刚生出一个念头。

  那就是关于世民大道要更好使用的问题,再加上火车出现了,更加确定李恪的想法。

  “传郑景周和李天望。”

  李恪下令。

  现在郑景周和李天望乃是商业代表。

  皇帝李恪若有若无的支持,他们在商业上的发展很迅猛。

  尽管之前他们五姓七望就发展很快速,现在有李恪的默许,发展更加大。

  自然,李恪不担心他们会发展太大伤害到自身,他有方法制约他们,不需要担心的。

  没过多久。

  郑景周和李天望相继到来。

  “草民拜见陛下。”

  两人恭敬行礼,谦卑到自称草民。

  以前他们见到李二,都是老夫老夫,又或者是其他的自称。

  像是面对李恪这样自称草民的,还是李恪才有的待遇,与往日的都不同。

  “免礼。”

  “两位族长,听说你们现在发展得很不错。”

  李恪点点头。

  轻笑看向郑景周和李天望。

  “全是仰仗陛下的余光。”

  郑景周和李天望相视一眼,拍马屁道。

  “呵呵呵......”

  “得了吧你们,你们的马屁朕承受不起。”

  “朕有几件事,想要问问你们双方的意见。”

  李恪摆摆手。

  两个都是老狐狸,说话好听而已。

  心中是怎么想,估计与话完全相反也说不定。

  “陛下请说。”

  郑景周和李天望点点头。

  的确,他们也就是拍拍马屁而已。

  他们是怕李恪,但是真正了利益的话,还是优先考虑自己家的。

  “帝都大学的火车你们听说了吗?”

  李恪问道。

  “草民已经知晓。”

  郑景周点点头道。

  他们在帝都大学都有人。

  帝都大学的一些教授就是他们的人。

  倒不是说他们安插人手进去,而是他们的人就是这么厉害。

  李恪需要他们家族的人才,而他们家族的人才也刚好想要投身在帝都大学。

  双赢的局面。

  “知道就好说。”

  “你们怎么看到火车的出世?”

  李恪点点头。

  并没有感到有任何意外。

  长安城的事情,就算是身为皇帝的自己,可能都没有眼前这两位族长的消息那么灵敏。

  就算是自己能够有能力打压他们,但是却不能否认他们的厉害,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参透等等。

  以及他们家族当中的人才,都是大大占据现在国家的人才数额的。

  “草民觉得,它的出现,能够大大拉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从此之后,人们将会摆脱马车等交通工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更近了。”

  李天望率先开口。

  郑景周见他说了,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点头附和。

  “的确如此。”

  “但还有另外一点。”

  “那就是同样能够拉动经济发展。”

  “朕想在世民大道中间的郑州设立一个经济特区,用于发展商业,凡是在郑州经商的朝廷将会给予支持,不仅是政策还是税收,都会大大支持。”

  李恪点点头。

  但是他却有另外的想法。

  火车的出现,除了能够带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之外,还能够带物。

  平均六十米每秒的速度,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它不是马,不是马拉动马车,而是火车头拉动各个车厢,能运很多货物。

  以后李恪还想着通过他们来拉军队,前往其他地方打仗,征服大唐周边国家。

  但这些都是要将路修好才行,火车的运行前提是有路,否则泥土地将很难拉动。

  “这......”

  “陛下,士农工商,以商人为贱,陛下在郑州划分经济特区,支持商人经商,是否本末倒置,遭大臣们的反对?”

  李天望眉头紧皱说道。

  他们五姓七望都有专门负责赚钱的人。

  但是那些人都是工具人,都是他们看不起的人。

  商人下贱,这是这个时代的共识,很多人都看不起商人。

  “经济拉动天下的发展,绝不是本末倒置。”

  “至于朝廷的反对,朕会解决这个问题,朕想问的是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李恪沉声道。

  封建王朝之所以贬低商人,多数是商人利己,通过贩卖商品赚钱,而影响到农耕。

  在粮食都难以充足的时代,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去经商,那么田地就会荒芜,最终影响朝廷的稳定。

  但是现在不同,现在朝廷除了原有的庄稼之外,还有杂交水稻,还有红薯等等,粮食问题暂时能够得到解决。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只有几千万而已,与后世十四五亿相比相差太多,粮食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经商强国需要改正观念。

  “草民愿意打头阵!”

  “草民亦是支持陛下!”

  郑景周和李天望相视一眼,连忙表达自己的意见。

  两人都是眼光卓越之人,能够看到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利益。

  他们知道,李恪一旦设立经济特区,郑州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发展。

  到时候超过长安城也是时间的问题,绝对是大唐建国以来,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很好,那郑州经济特区就由你们两家牵头。”

  “其中事宜,你们可以直接找朕商议。”

  李恪满意点头。

  有他们两个同意,那么发展起来就容易了。

  先给他们两家一点甜头,其他的慢慢发展起来就行了。

  等到郑州经济特区发展起来之后,再通过政策扶持其他的商家,将这两家弄下去。

  “谢陛下。”

  两人大喜,恭敬行礼。

  “还有件事找你们商议。”

  “在朕之前,士农工商一直都是各大朝代支持的,故而商人虽然地位低下,却赚最多纳税最少。”

  “朕想除了郑州经济特区之外,大唐境内所有经商的商人,纳税都要重新商议,初步定为高级士族,至于具体多少,还要商议,你们觉得如何?”

  李恪将他想到的第二个问题提出。

  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为了确保农耕能够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贬低商人不说,还对商人的税收降得很低,意为看不起商人,告诉不了解情况的天下百姓,经商不赚钱。

  所以李恪觉得,很有必要提高天下商人的税收,不能让他们赚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