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建镇设乡

第(1/2)页

各种类别的手工业在一个个大家庭出现后渐渐补足;数十个农庄开始运转,不论是种的粮食还是用的棉花、麻还是茶叶、水果,还是鸡鸭鱼这类肉食,甚至马牛羊的饲养、木材的种植都已经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早些建立的村子自己组织人手组织了启蒙学校,那些家族传承是书生、儒生、学者这一类的人也有了工作。

        几个村子合力办一所小学,即便因为修建人手短缺而没有教学地点,各家各户也都愿意把自家房子让出来做教学用。所以,不知不觉间,传承是教师家庭的成人成了宠儿,每家都惦记着,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拜一位好老师。

        以商传家的齐家人一直忙活着艾拉王国那边的贸易,可是后面出现的几家跟商相关的家庭也有很多人去了雷默科城,组建了新的商队对外贩卖工坊那边制作出来的各种器物,还有两家已经琢磨着在其他几个城市修建商铺作为落脚点。

        而且,随着同类家庭的增多,眼见着周边多了这么多村庄,他们可不会无视这里的商机。背着、驮着、挑着,杂货挑子各村售卖针头线脑,或者寻个地方准备开个店铺,每家都在寻找机会。

        离开了大半个月,手中已经攒了二十余枚精魂,发现村子的发展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好。

        人口多了,每天能收到的经验值更多,建设更多村子的心思越发的迫切。此时建筑能力成了瓶颈。

        每天一个农庄,凑够五个农庄就集合成一个村子修建村委。即便工程队的人手一再扩充,六天一个村子的速度也让修建的压力显得特别大。

        每个农庄会具现出来一个大家庭,还会具现出众多小家庭。他们需要房子,这些房子都需要建造,算下来相当于每天25个标准四合院的工程量。

        凑够了5个农庄后,就该集合成一个村子了。幸运的是,按照惯例,村委只需要一个标准四合院就够了。可是工作量并不少,因为几条将农庄跟村委连接起来的简易道路就足以让工程队感到崩溃。

        这几年一刻不停的施工培养了众多工程类人才,凑够的31个施工队一刻不停的劳作,这才勉勉强强达到黄琦要求的每六天修建好一个村子的要求。

        六天,这是依照收获的精魂速度确定的速度。因为依照他的规划,村委五件套不能少,按照惯例再配上一块传承石,正好每个村子消耗6枚精魂。

        “7个了吧?”

        “32个农庄,6个村委。算上此前的第一村,第七个村子就要建好了。”相对于离开时候,鲁老爷子显得更加苍老。

        他的儿子、女婿都成了施工队的队长,几个年龄不大的孙子也在各个施工队里面当技术员,负责看图纸指导苦力怎么才能建成想要的房子。

        “停一下吧。调几个队伍回来,在这里修建几个房子,认真的修一条路,这几个是图纸,你帮着琢磨琢磨用哪张好。”除了第一村,后面修建的6个村子围着的位置空出了很大一片区域,黄琦带着鲁老就站在这里,指着一片空地给他安排着任务。

        “大人这是想建镇吗?”对于黄琦,他还是以前的模样,仅仅只是头发全白花白。铺开黄琦递过去的图纸,用粗糙的手指压住认真看着,口中叨咕了一声:“确实该建个镇了。”

        不同于村,除了居住的需求外,镇子还需要具有诸多的功能。

        一座中学,能购买粮油和日常必需品的商店,榨油坊、弹棉花铺、铁匠铺、木匠工坊、粮食加工厂等等家庭手工作坊完成不了的一些工坊需都需要在这里设立。还得有办公用的镇公所,负责治安的派出所,邮递邮差的邮局,这些都是一个镇子需要配备上的。

        村子是居住的地方,可那种分散式的居住,不论是技术性要求高的社会合作还是投资大的公共设施都是无法完成的。将各种促进社会合作的社会功能型建筑汇聚的地方才是一个镇子。

        以这样的一个镇子为核心,在为周边村子提供服务的时候统领起周围一大片地方,就是一个乡级行政单位。

        村委更多的是乡邻商议的地方,镇公所已经是正式的官府部门。村委的成员有职务却没有品阶,镇公所的官员已经有了品阶,正式可以脱离‘吏’的层面可以称为‘官’。

        所以,修建一个镇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设出一个真正的达到华夏官府制定要求的标准镇子,是一件非常费钱非常费力的事情。

        “慢慢建,总是能建好的。”黄琦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工作量,所以他没有催促的意思。不说需要的建筑,仅仅那些建筑需要的大批精魂就不是他现在能拿得起的,还需要慢慢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