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类型

第(1/2)页

  1.城市道路网络类型

    如本系列教材的《城市道路工程》中所述,在我国市域范围内,将道路分为城市道路和公路,其中城市道路又被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本系列教材的《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结构类型进行详细叙述,主要有6种类型,即方格网式(或棋盘式)、带状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和其他类型。
    (1)方格网式: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纵向的和横向的接**行的道路(见图3-3),但由于地形和历史等原因,方格网一般不一定是严格垂直和平行的。这种布局的优点是:①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②由于多为四路垂直交叉口,简化了交通组织和控制。缺点是:道路非直线系数比较大。方格网适用于地势平坦的中小城市及大城市的局部地区的干路网。
    (2)带状式:由一条或几条主要交通线路沿带状轴向延伸,并与一些相垂直的次级交通线路组成类似方格状的交通网(见图3-4)。可使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沿着交通轴线方向延伸并接近自然,对地形、水系等条件适应性较好。
    
    图3-3 方格网式交通网络布局示意图
    
    图3-4 带状式交通网络布局示意图
    (3)环形放射式:环形放射式的道路网由若干条环线(不一定成圆形)和起自城市中心或环线上的某一点的射线组成(见图3-5)。这种布局的优点是:①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的交通联系;②非直线系数较小。缺点是:因街道形状不够规则,交通组织比较复杂。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一般适用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主干路路网。
    日本东京的道路网被设计成“三环九放射”,是典型的环形放射状。我国北京的骨干路路网被设计成“六环+一放射”,也属于这种形式。
    (4)自由式:受历史原因、山地、河流的影响,道路的线路走行无一定规则,形成自由式(见图3-6)。此种布局的优点是:①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②节约道路工程费用。缺点是:道路线不规则,造成建筑用地分散和交通组织困难。自由式适用于山区城市和河流较多的城市。我国相当多的城市历史悠久,历史形成的道路和街巷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充分尊重并尽可能加以保护,不可为刻意构建网格、放射状等形式而随意改变。尊重历史,迎难而上才能创造出具有特点的城市。
    
    图3-5 环形放射式交通网络布局示意图
    
    图3-6 自由式交通网络布局示意图
    我国上海、天津、大连和青岛等沿海港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即为该形式。
    (5)混合式:因地制宜,将上述两种或三种道路网形式混合在一起。混合式使用得当可以尽得各式样的优点并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