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竖子端的不当人子

第(1/2)页

“朕不知国师何意。”
  李世民微微摇头道。
  司华年解释道,“百姓和皇权是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因为不管是谁当皇帝,百姓依旧是百姓。
  所以百姓不关心谁当皇帝,也不关心谁通过什么手段当皇帝,百姓关心的是这个皇帝能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
  你能让百姓吃得饱穿的暖,百姓就会拥戴你,你就是个好皇帝,百姓都会拥戴你,自发的给你建生祠,立长生牌。
  反之,百姓穿不暖吃不饱,即便你立下不世之功,百姓也不会去拥戴你,你既知得人心者得天下。
  又岂不知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李世民喃喃这八个字,感觉好像很有道理。
  李世民莫名的觉得这八个字很熟悉。
  “那些天天拿玄武门之变膈应你的人,那都是与皇权有利益冲突的,比如说世家!但世家和百姓相比,不过沧海一粟!
  天下可以没有世家,但不能没有百姓!百姓苦世家久矣!你若想做个圣君,世家是你迈不过的槛。”
  司华年继续说道,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说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圣君……如秦皇汉武那般么?”李世民询问道。
  司华年摇摇头,“秦皇汉武已经是过去了,你要有大志气,比如说超越秦皇汉武,成为后世帝王仰望的存在。”
  “那如何做呢?”李世民又问。
  司华年笑着道,“十六字!”
  “朕洗耳恭听。”李世民严肃的说道。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司华年回答道。
  李世民听后,细细品读,感觉其中蕴含无上至理,但又一时间难以参悟。
  “朕……铭记于心。”李世民应下。
  “不要苦着个脸,你可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物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典出何处?”司华年询问道。
  李世民回答,“典出汉时礼运大同篇。”
  “你就以这个为目标就行,能完成,你就说功盖万世!不要害怕得罪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天子不施恩教化众生,致使天下那么多人犯罪,你觉得天子不该自省么?你觉得不该做出改变么?”
  司华年继续侃侃而谈。
  李世民疑惑,“历朝历代,哪有不犯罪的人?”
  “百姓犯罪,首错不在百姓,而在掌权者!掌权者若要问罪百姓,那么掌权者就应该先自省之!
  若是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偶尔兜里还有点小闲钱,又有什么人愿意去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司华年解释道。
  这种超前的理念,让李世民属实是震惊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