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雪中送炭

第(2/2)页

肆掠朝廷海疆。
  至于后来为何想通了,准备投靠朝廷,一则是因为刘香身死。
  二则是因为,他们手中也拥有了可以反抗郑芝龙的力量。
  三则是因为,荷兰人与郑芝龙因分赃不均而交战,导致荷兰人与郑芝龙的实力严重受损。
  因此,长期遭受压迫的杨琮和杨三生父子二人看到此机遇后,当机立断,准备趁机投入朝廷的怀抱。
  可为什么不现在投降朝廷,而是需要邹维琏拖延郑芝龙一段时间呢?
  因为荷兰人蛮横无理,且与郑芝龙狼狈为奸,虽然双方因为这一次分赃不均而互相交战。
  但谁也说不准,下一次双方又会不会再一次狼狈为奸。
  因此杨琮和杨三生父子二人,为了表明他们真心想要投靠朝廷的举动,决定趁着荷兰人虚弱之际,一举歼灭荷兰人的舰队,为朝廷排忧解难。
  而在杨琮父子二人消灭荷兰人的这种关键时刻,郑芝龙的大军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所以杨三生请求邹维琏拖延郑芝龙的大军,以给杨琮和杨三生父子二人一些时间,彻底消灭荷兰人,以扬我大明国威。
  至于邹维琏为何愿意帮忙,原因很简单,如今的邹维琏已经无路可走。
  他与郑芝龙闹翻且损兵折将,恐怕崇祯责罚他的圣旨要不了多久就会抵达福建。
  届时,邹维琏一旦丢了官帽,哪怕今后杨琮和杨三生父子二人投降朝廷,也和他邹维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因此,邹维琏必须趁着这个机会与杨琮和杨三生父子二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就算过段时间他被崇祯的一道圣旨给羁押回京,杨琮和杨三生父子二人归降朝廷,也是他在位时的功劳,届时,他的罪责必然会被免除。

  ………………………………
  两日后,身处在笨港外海的杨三生从高平手中拿到了邹维琏写给他的回信,对身边的父亲杨琮说道。
  “爹,如今时机成熟,咱们应立刻对红夷发起总攻!”
  “三生不是让那邹维琏帮咱们争取两三个月的时间吗?为何如今却迫不及待的对这些红夷发动进攻?
  只要咱们继续围困这些红夷,等到这些红夷弹尽粮绝之后,再徐徐图之不是更好吗?”
  原本以为杨三生是打算采取围困之策的杨琮,猛然听到杨三生是打算强攻,顿时有些惊异。
  “父亲有所不知,让那邹维琏帮咱们争取时间只是下下之策。
  他能否阻拦郑芝龙的脚步,咱们尚未可知,就算退一步来讲,那邹维琏真能帮咱们争取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可这两三个月的时间,咱们真的就要陪那些红夷在这里白白消耗掉吗?”
  杨三生对着不解的杨琮解释道。
  “目前咱们的处境虽然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是一旦咱们与红夷在此地僵持不下,咱们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首先,郑芝龙的大军经过长时间的养精蓄锐,且经过上次对战红夷的胜利,定然是士气高涨。
  反观咱们,与红夷僵持数月,士兵疲惫不堪,笨港内的百姓也必定会人心惶惶。
  届时,只要郑芝龙率军来攻打咱们,咱们未必能敌得过、守得住!
  写信给邹维琏只是为咱们消灭红夷增加一份保障。
  现实却是,无论如何,咱们都要不计伤亡的尽快消灭被围困在笨港内的红夷舰队!”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