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难民

第(2/2)页

甚者,可能还会出现一艘商船涌入大量难民,导致这艘商船严重超载,并发生侧翻等危险情况。
  “命令舰队立刻向海中开炮!”
  此刻,光靠语言已经无法劝阻这些吓破胆的难民们,只能用火炮才行。
  “轰轰轰轰轰轰!”
  数十门火炮同时开炮,这等场景,顿时让恐慌中的难民们瞬间恢复了清醒的意识。
  等到四艘战舰连续两次齐射后,岸边那群乱哄哄的难民们,这才全部冷静下来。
  趁此机会,杨三生拿着简易的扩音器大声喊道。
  “所有人,必须听从安排,违者!格杀勿论!”
  杨三生喊完,又让舰队中的士兵再次齐声呐喊。
  几次喊话过后,杨三生从身旁的士兵手中接过装填好子弹的火绳枪,对着天空开了一枪。
  “砰!”
  火绳枪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此刻却在这些难民心中犹如晴天霹雳。
  很快,随着商船水手继续指挥,那些乱糟糟的难民这才重新安静下来,又开始听从商船水手的安排了。
  只是岸边偶尔会传来一些悲戚的哭喊声。
  “娘亲!娘亲!”

  “爹!爹!”
  刚刚难民的混乱,至少造成了十多人被海水淹死。
  好在杨三生反应及时,附近的水手也反应及时,这才救起了不少人,奈何还是有些人来不及营救。
  “唉。”
  杨三生深吸了一口气,发出无奈的叹息声。
  眼下,舰队的实力暴露,那些鞑子骑兵想必也不会轻易的靠近岸边了。
  很快,就如杨三生猜想的那样,鞑子骑兵分散开来,开始阻止远处的难民们靠近岸边,一些不听话的难民则被鞑子骑兵直接砍死,看的船上的众人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
  不多久,岸边和远处的陆地就隔离出了一条安全带,岸边的难民纷纷庆幸自己跑得快,而远处的那些难民则一个个哭哭啼啼的面露绝望之色。
  一个时辰后,岸边的难民被全部接上船,只留下高安和石吉祥率领的八百人,在这光秃秃的岸边,显得格外耀眼。
  ………………………………
  “大人,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此时,苏日拉昆麾下的骑兵已经把剩下的难民全部控制起来。
  面对手下的询问,苏日拉昆也犯起了难,刚刚他可是听见那震耳欲聋的炮响了,对方的实力,太过恐怖。
  至于对方会不会是明军,答案很明显,明军的水师他可是见过的,明军可没有那么大的船,也没有那么多的火炮,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押着剩下的这些包衣阿哈撤退,可他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没有达成,怕是回去后,他这个牛录额真也就做到头了。
  更何况,原计划一万七千余人的包衣阿哈,如今只剩下这三四千人,并且这三四千人中,大部分都是些老弱,年轻力壮的几乎全都跑了,这让苏日拉昆有些难以接受。
  没能完成皇太极交代的任务就算了,就连计划中的包衣阿哈都缩水了三分之二,这趟任务,他可是血亏啊。
  要知道,包衣阿哈需要承担各种劳动,包括担水做饭、放牧牛马、采参狩猎、随主出征,其中工作量最大的就是从事农业生产。
  没了年轻力壮的包衣阿哈,留下这些老弱包衣阿哈,难道还要让他苏日拉昆自掏腰包给这些老弱养老吗!
  ………………………………
  包衣阿哈,意为:家里的奴隶。
  包衣阿哈的来源有三种。
  第一种来源,战争中的俘虏。
  第二种来源,包衣阿哈的‘家生子’,包衣阿哈结婚后所生的子女称为‘家生子’,他们世代为奴,满文里有‘一辈奴’、‘二辈奴’、‘三辈奴’,就是指世代为奴的包衣阿哈。、
  第三种来源,诸申(满族社会中的自由民)因为欠债或其他原因被降为奴隶。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