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英国造船工

第(1/2)页

按照杨三生原本的计划,的确是打算派人伪装成倭寇,洗劫扬州府和松江府孙家,奈何松江府孙家太懂事,并且还主动帮他解决了一些贩盐的麻烦,杨三生这才放过了孙家,与孙家做起了精盐买卖。
  毕竟双方原本就没什么血海深仇,孙家又懂事的主动认错赔钱、为杨三生精盐的事牵线搭桥,既然双方合作能赚到更多的钱,放下曾经的恩怨,何乐而不为呢。
  ………………………………
  现如今,杨三生控制的地盘资源中,只有精盐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至少在未来十年内,精盐买卖的收入都不会出现任何较大的波动,这笔收入,能给杨三生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到造船业。
  目前,处于杨三生直接控制下的商船,有120余艘,这些商船归属杨三生所有,目前分别被张开平、李历还有徐玄掌控。
  剩下那些间接控制的商船,大概有300多艘,这些都是属于笨港等地或福建地区那些商人的,杨三生只从这些商船中抽取少部分利润,相当于管理费。
  至于其他的商船,大概有800多艘,这些船只属于杨三生和郑芝龙的共同管理,也是郑芝龙赖以为生的主要收入来源,要是杨三生强行让这些商船离开郑芝龙,怕是会让郑芝龙狗急跳墙。
  因此,杨三生不打算动这些商船,反正如今他已经在对外贸易上占据了上风,只要继续保持,郑芝龙就会慢慢衰弱下去。
  根据目前杨三生占领的地盘,杨三生打算成立三个会社。
  第一个是,北洋会社。主要负责大明辽东、朝鲜、日本等地的贸易、开拓、战争及探索。
  第二个是,复兴会社。主要负责大明沿海城市的贸易。
  第三个是。南洋会社。主要负责南洋等地的贸易、开拓、战争及探索。
  只不过,现如今这三个会社,只有复兴会社可以成立,因为,复兴会社只有贸易权,没有其他任何权利。
  剩余两个会社,杨三生不打算利用商贸模式管理,他打算采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管理办法,让商人自行入股这两个会社。
  当然,杨三生占股必须达到51%,且负责军事,其他商人占股最多也只能达到49%,并且一名商人最大占股量不得超过5%。
  只不过,目前杨三生还无法组建另外两个会社,因为这两个会社需要的不仅是商船,还有战舰,仅靠大明的那些船只,是无法支撑这两个会社的发展。
  制定好计划,杨三生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1633年7月中旬。
  期间,6月份的时候,郑芝龙率舰队陪同大明特使前往倭国,并与倭国发生了冲突,导致倭国下达了闭关锁国令,此次郑芝龙麾下舰队与倭国大战的伤亡,杨三生也是从对马藩宗义直那里得知的。
  此战,郑芝龙损失战船30艘,倭国损失战船150余艘,双方各有损伤,算是打了个平手,最终以倭国服软,德川家光直接下令闭关锁国,只留下长崎港供大明商船海贸,同时,对马藩也从混乱的萨摩藩手中获得种子岛的控制权,让杨三生与对马藩有了可以继续贸易的又一处捷径。
  而原本应该在6月抵达澳门的远洋盖伦船,因为途中出现一些变故,拖到七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