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荷兰人的阳谋

第(2/2)页

度公司颁发的‘私掠许可证’,抢到的财货,荷兰人也能分到一部分。
  要不了多久,非洲、欧洲、印度、甚至是美洲的一些海盗就会像那些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
  这就是杨三生在兵力紧张的时刻,依然要派舰队前往金兰湾组建岛群防御链的原因,就是为了应对,今后那些欧洲海盗的袭扰。
  毕竟在欧洲那些海盗的认知当中,东亚的贸易货物价格高昂,且东亚各国的造船技术落后,并且荷兰人还有垄断东亚贸易的意图和举动。
  如今荷兰人却针对东亚颁发‘私掠许可证’,一些处境艰难想要发财的海盗,亦或是本就眼红东亚海贸利润的海盗,甚至是一些伪装后的欧洲正规军,必然会前往东亚寻求发财的机遇,以及在东亚的落脚点。
  荷兰人此举属于是典型的破罐子破摔,必然会招来大麻烦。
  但相较于被彻底赶出东南亚和东亚,荷兰人反而更倾向于这样做。
  因为,如今的东南亚和东亚的海面上,只有东番岛的杨家拥有制造盖伦船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杨家不想失去他们在东亚亦或是东南亚的海上霸权和贸易权,那就必须要承担起剿灭海盗的任务。
  届时,东番岛杨家疲于应对海盗,也就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了。
  而荷兰东印度公司虽然损失了部分利益,但却得到了喘息的时间,足够荷兰东印度公司再次聚集大军。
  这招就是荷兰人的阳谋。
  ………………………………
  “不错,宗义成与我军结盟,虽然只是想谋取一些好处,但却从未想过与德川幕府正面对抗,以我对那些天主教徒的了解,他们是不会做出背叛盟友的行为。”
  格特曼也在一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猜,应该是那些天主教徒在起义前,曾试图逃离倭国,只不过,他们没有船只,无法离开,迫于无奈之下,这才只能举兵反抗。”
  “你的意思是,那些天主教徒想要离开倭国本土,只能联系荷兰人或葡萄牙人。因此,荷兰人得到了这个消息,进而发现了宗义成援助天主教徒的举动,然后向德川幕府举报了此事?”
  冯保眼神凝重的问道。
  “不错,这就是我的猜测,倭国的贸易货物虽然比不上大明,但倭国的货物贩卖到欧洲,依然能获取一笔不小的利润,荷兰东印度公司虽然无法直接用武力驱逐他们在倭国的竞争对手,但他们却可以利用倭国帮他们除掉竞争对手,而信仰问题,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的猜测已经接近事情的真相。
  ………………………………
  与此同时,倭国长崎港的码头处,六艘悬挂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旗帜的盖伦船正停泊在此处。
  其中一艘盖伦船的船舱中正闪烁着微弱的烛光。
  “诸位,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根据可靠的情报,威廉姆斯总督率领的舰队已经被击败,并已逃回巴达维亚。”
  船舱内,一名红发碧眼的荷兰人,脸色阴沉,在微弱的烛光照耀下,显得更外的渗人。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