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何大清离去,投身萃华楼

第(1/2)页

1
  在北京的南锣鼓巷中,一座古老的四合院里,  厢房的一间屋内。
  李建国睁开眼睛,迷茫地看着这个既陌生又充满岁月痕迹的环境。
  一股难以言喻的记忆在他脑中渐渐清晰,他明白了自己所处的状况:
  前生,他不慎在一次聚会上喝多了,从楼阶失足跌下。
  "没想到,我真的穿越了,来到了情满四合院这个世界吗?"
  "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而且还在这个名声不佳的四合院里。还要和易钟海与贾张氏两位老人同住中院……"
  李建国轻声念叨了一句,旋即叹了口气。原本的记忆属于一名钢铁厂的工人才俊,一个拥有七年钳工经验的技术高手,但因家庭早年贫困,如今只留下他一人孤苦伶仃,连亲人都不在。
  得知易钟海病逝,昨天他协助办理了一场简朴的葬礼,虽然尽了最大的力,却也因为极度疲劳,在一场梦中香消玉殒。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不再是那个人,身体归于了别人。
  暗中为原主感到惋惜,李建国告诉自己,“一切安之则泰,既然来了这里,就好好生活吧。”
  身为一名久经阅读考验的宅男书虫,李建国很快适应了新的身份。此时,
  “叮,检测到合适的目标,收徒系统准备绑定!”
  李建国眼中闪烁出光彩:“啊?收徒系统?”
  瞬间,系统的语音响起确认:"收徒系统绑定完成!只要你引导徒弟成长并帮助他们进步,就能获得其成就的百倍收益。更多详情见附录……"
  李建国浏览着详细说明,理解了系统的运作机制——徒弟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成果都能带给他丰厚的收益。同时,徒弟的产出还会有额外百倍的价值物品奖励。
  这种制度类似现实中的  ,直白又实用,不禁让他心动。“老贾去世,他的儿子贾东旭将会接手铁厂的工作,他能得到易钟海认可成为养老人,意味着他的综合素质不错。不如先从他做起,找第一位徒弟吧。”
  经过简单的思考,李建国选定贾东旭为首位  。时间紧迫,不能让易钟海抢了先机。虽未受系统严格限制,但从本四合院内选取,有利于他的培养和激励。徒弟成长得越快,他也收获越多。
  集体房屋分配刚完成,院子的大爷尚未选好,但传言已在街坊之间流传。在这个规则尚未完备的时代,院里的力量不可小觑,管理的壹大爷地位看似不高实则有极大权威,能代表整个群体是个强大的工具。
  假如他可以在这里招多个徒弟……未来参加院领导的竞选,这些都将成自己的助力。
  想到此,李建国掀开炕席,找出家中橱柜里的一袋黄豆,估量大概有一斤重,然后出门。
  他隔壁住的是何大清一家,对面住着易钟海与贾张氏家。李建国敲响了贾家门,门内传来贾东旭稚嫩却又略带悲伤的声音。
  “李叔,您好!快请进……”
  看到他眼圈微红的模样,李建国心中对这位少年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按照原主记忆,贾东旭不仅学业优异,品行端正,不似外界谣传那样无能而低劣。
  他走进门来。
  贾张氏正低头在炕上做鞋垫,目光明亮地注视着李建国的手上,笑容逐渐浮现。
  “原来是你来了,快进来坐下。”
  李建国将手里的黄豆放到贾张氏面前说:“嫂子,这段时间我的徒弟学成离去了,送了我一些黄豆,我一个人吃不完,所以给你们娘俩带来了点。”
  “呵,建国你太客气了。”
  贾张氏喜在心头,因为黄豆确是一种珍贵的食材。
  贾东旭感谢地说道:“谢谢叔公,我去给您倒杯水。”
  看着贾东旭端着水倒去的背影,李建国低声念叨了一句:
  “这东旭可真是个好孩子。”
  然后他对贾张氏说:“嫂子,说实话,我知道贾大哥不在了,但我们活着的人还是要向前看。你看,东旭都长这么大了,该是继承门户的时候了。”
  “我刚好有个刚出师的徒弟,如果有心学习技术,我可以去跟车间主任提一提,他可以跟从我继续学业。”李建国解释自己也是为贾家考虑,作为一名七级钳工,他在照顾孤儿寡母方面尽己所能。
  这件事本应是个皆大欢喜的事,贾家也该乐意接受。然而,李建国坦诚讲述后,贾张氏的眼中却闪烁着光芒,她低头不语,面色冷静得让人揣摩不透。
  见状,李建国也没再催促。这种事情不宜操之过急,遂默默离开了。贾东旭明白母亲的性格,便走上两步,在李建国面前单膝下跪,两手紧握盛满水的碗,感激地说道:
  “师父请用茶。”
  李建国微微错愕,接过了碗,随后大笑着暗想,这个贾东旭心思还挺敏锐。贾张氏在一旁脸色变得阴郁。
  李建国并未理睬她的变化,只顾把剩下的水一口饮完,完成了他的提议。贾东旭拜师的流程就算是正式完成。
  “就这样了,今后你就是我的徒儿,赶紧办理交接,我去与车间打招呼,嫂子你自己先歇着,我要回屋去了。”李建国道别准备离开。

  贾张氏仍旧躺在床上,淡淡地回应一声。而贾东旭已经换上了新的称呼,有礼节地把李建国送出门口,确认他已进屋后,再次轻轻关上门。
  在同一刻,对街李建国家中。
  李慧兰老太太对易钟海说道:“老易啊,之前你不正是想要笼络贾老板让你当管家嘛。现在贾老板不在了,一定是他儿子接手,我觉得你不妨收他做徒弟,这样一来,你就能争取住他的赞同和支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