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村里添人

每天摆摆摊、送送货、做做豆腐、捡捡柴,还有花花钱,日子简单而又充实,一天天的就这样过去了,王珍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没有现代甲方乙方的夺命连环call,也没有一个人生活的孤寂。

        在流民登记结束的第二日上午,县里来人了,县令来了,其他地方的流民也都来了。村里添人,整个镇西村热闹了起来。

        “这是谁家?竟然起了砖瓦房?”县令坐在马车上,透过车窗,指了指王珍的院子。

        陪在马车里的是福安镇的王镇长,小心的回答道“是王珍家,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以前一起讨生活的。”

        然后想了想,王镇长又指了指旁边的两处,那是刚围上土胚墙的王鑫和王智的宅基地,说道“旁边那两户是她的弟弟家,也和她们一起讨生活,一共五个孩子,两男三女。”

        县令蹙了蹙眉头说道“一家的?那为何不住一起?”他担心有流民贪图宅基地和建房银子而故意这样做,语气里有些不悦。

        王镇长哪里听不出县令的话中意思,连忙解释道“不是一家的,五个孩子都不是一家的,这个王珍收留了和她一样的四个孤儿,估计是为了防止以后兄弟之间有矛盾,便让他们分开独过,她带着两个妹妹自成一户。”

        县令听到这些,眉头舒展开了,心想这姑娘倒是有情有义,这年间能收留四个非亲非故的孩子,实属不易。为防止以后矛盾,便让两个男孩独居,也算有些头脑。

        李文书和县里的文书,带着官差正给新来的流民规划宅基地。由于这次人多,足足有两百多人,光分宅基地就有一百来户,文书们倒没有让他们自己挑选地方,而是顺着村子中间往外阔了几条街,每条街上安置十几户人家,这样安排起来倒是也很快,不到午时就定好了。

        和上次差不多的章程,文书警告了一番,让他们好好在这里过日子,不许惹是生非。紧接着就是排队发银子,让他们赶紧安顿好生活。

        县里的文书指着一个中年汉子说道“田平安,从今儿之后一年内就是你们村镇西村的村长了,以后有事儿,就都找他,他自然会向上头禀告。一年后以后,村长人选再议。”

        这个汉子衣服破旧倒不脏乱,旁边站着一个夫人和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正是他的妻女。田平安听到文书喊他,站出来拱手对大家说“以后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里的了,田某希望以后邻里和睦,有什么事情找我,份内之事我定不会推辞的。”

        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也不敢有意见,大家来自各个破庙,互不熟识,县里自然说谁是村长,谁就是村长,更何况这个村长只有一年任期。

        临走的时候,县里的文书特别交代田平安“下午想办法把所有人,都召集到这,县令有事要公布,别忘了先搬过来的那几户人家。”

        田平安连忙应下,照着镇西村的花名册去找人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