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接手采篱农庄

第(1/2)页

陆煜鸿去安洲书院读书并不只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他还有一个任务——帮楚澜找到九皇子。

因为根据此前的种种线索,那个九皇子如果活着,就应该在江南一带。

“徐国公案翻案绝不可能是巧合,背后必然有人推波助澜,只是尚不清楚是何人所为。”楚澜断言道。

本来皇上对已故徐皇后就念念不忘,徐国公案一翻,九皇子如果还活着,那结果可想而知,这朝堂上的局势必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哎,我反正搞不懂这些,你让我找我就帮你找,剩下的我不管。”陆煜鸿摆摆手,压根就不想去想这么费脑子的事情。

“嗯。”楚澜自然知道陆煜鸿是听不进去这些的。

也正是因为他不在意这些,他才会愿意跟他说。

身处在他这个位置,身边很难有一个能知心又信任的人的……

想到这里,楚澜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了一个身影。

那日的午后,他与他闲坐在农庄的院子里晒着太阳,喝着他那里才有的秘制的茶。

思及此,楚澜换来茶轩侍从:“你们这里有没有冬瓜茶?”

侍从一脸茫然地摇头,不知何为冬瓜茶。

楚澜有些失望:“退下吧。”

陆煜鸿来了劲:“冬瓜茶?那是什么?好喝吗?”

陆煜鸿对吃的兴趣远远高于对朝堂纷争的兴趣。

“好喝,只是别处喝不到。”楚澜道。

“那哪里喝得到,我们喝去!”陆煜鸿对自己没有品尝过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心。

“等有机会吧,那个地方不是想去就能去的。”楚澜道。

“这台州府内还有你七皇子想去不能去的地方?”陆煜鸿狐疑道。

“嗯。有。”说完楚澜的视线移到窗外,看向东湖,若有所思。

想进到那个地方并不难,但如何能受欢迎地被请进去就难了。

###

府衙那边搞得如火如荼,魏若自己也没有闲着。

那日看中的费通判的庄子魏若让许柱山出面买了下来。

费通判是个有雅致的,给他的庄子起名为采篱农庄。

魏若觉得这名字不错也就不改了,顺带着给自己原来的庄子也起了个配套的名字:悠南农庄。

这庄子袁夫人给她前也是有名字的,就叫袁家农庄,故而在交给魏若的时候撤了牌匾。

魏若也懒,入主后也没给起新的名字。

这回倒是托了这第二个庄子的福,得了个像样的名字。

如此魏若在台州府就总共有三个农庄了,兴善县的小阳山农庄、占地两千亩的悠南农庄(袁夫人所赠一千亩良田,后续购入扩张了一千亩),以及刚刚购入的一千亩土地的采篱农庄。

小阳山农庄九成多种着红薯,满山的红薯去年的收成十分可观,今年只要正常收获,红薯填满几个仓库不是问题,还能出产一大堆的红薯附加产品。

悠南农庄原有的一千亩良田今年收完麦子后进行了整改和追肥,后购置的一千亩田因为较为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